漫談考試/中山國中 林宸儀

  • 2011-05-28
 考試對我來說一點都不生疏,因為這是國中生的家常便飯,而且只要一談到考試,你會發現我們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的確,每天一到校,就是準備考試,連上個廁所都沒有,這樣你總該了解,考試佔據我們學習生活的多大部分了吧!
 無論是段考、小考、測驗卷,都讓我在考前就緊張不已,壓力突然變得很大,深怕考差被媽媽罵得滿頭包,或是在成績上被別人看貶。從我開始唸國小到現在,我一直無法贊同以考試這種方式來呈現「學生學了多少」或者是「懂了多少」,我覺得應該是以較輕鬆、不死板的方式呈現學習效果,例如:以表演的方式具體呈現或是以書面的資料作報告,這樣的效率,或許還比考試來的高。因為在做書面資料同時,或許會想要更高的分數,就會找更多的資料來補強,這時候大腦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增長更多的知識,這是不是比考試來得更有效率呢?
 如果撇開考試的制度不談,心情方面的調適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管是什麼考試,考試的前一、兩天,我就會開始緊張,忽略那兩天的書寫作業,並且總是往負面的方向去想,做最壞的打算,擔心考差,回家被打或爸媽不理會我。每次考差,回到家,爸、媽就會擺臉色,而我就像隻做錯事的小狗,低著頭,不發一語的往書房走去。回到房間,眼淚就成為最好的伙伴,它會流下來安慰我那脆弱的自尊心。或許這就是考試的可怕之處,考前先好好的折磨你,然而考完試,或許又是另一個死期,所以考試只會讓學生自我認同的能力降低,自尊心越來越低而已。
 我覺得考試不是一個最正確的學習成果認定方法,應該修改這項制度,改以口頭報告或書面資料的方式來呈現,效率或許比考試來得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