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馬祖/仁愛國小 林庭雅

  • 2019-08-04
 我的家鄉是在臺灣西北方的馬祖,分成四鄉五島,各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其中以南竿鄉最大,其次是北竿、東引、莒光。馬祖是一個臺灣的離島,四面環海,住在這裡很久的老人家都會講馬祖話,是一個當地特有的語言,我喜歡我的家鄉話。
 我居住在南竿鄉仁愛村,村裡的地形可以觀海、看看美麗的山,欣賞島嶼的美景。每年四到六月是藍眼淚的季節,常有大量的遊客湧入,欣賞夢幻的「藍眼淚」。仁愛沙灘是我最愛的好地方,可以讓海風吹拂臉龐,感受海島的風情;也可以在沙灘上堆沙堡、戲水,吸引很多人來此遊玩,享受如地中海的美景。
 這裡的民俗活動有很多種,像燒塔節、擺暝、媽祖昇天祭等,都是我們當地的特有節慶。燒塔節是把不好的事情寫在木片上,再把木片丟入火中燒掉,來除穢祈平安。擺暝是元宵節的活動,有擺供品祭祀、廟宇神明遊行、打鼓板的應景習俗。媽祖昇天祭是在媽祖林默娘升天的日子,人們為了紀念祂,進行的酬神活動。這些在地的民俗活動,可以讓遊客參加體驗,留下美好的回憶。
 除了節慶,還有當地特有的美食,例如:老酒、繼光餅等。老酒除了可以讓遊客品嘗,也可以倒入麵線裡增加香味。繼光餅本身沒有味道,味道在裡面的料中,餡料中的那股軟嫩香,讓你垂涎三尺。只有在這裡才可以吃到這些美食,保證讓你值回票價。
 馬祖雖然是一個不起眼的離島,地處偏僻,但你來到這裡,可以看看美景,欣賞美麗的「藍眼淚」,也不妨來參加這裡的民俗活動,享受道地美食,你會發現這裡是充滿人情味的地方,不是冷清的小島,也說不定會愛上馬祖,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呢。
 馬祖還有特色的建築,像老舊的石頭屋、寺廟的封火山牆,就是馬祖人的傑作。石頭屋又分成三種砌法:工字砌、人字砌、亂石砌。有錢的人通常會請師父以人字砌、工字砌較工整的砌法來建造房屋。而沒錢的人則自己利用石頭、黏土來蓋房子,亂疊一通,稱為「亂石砌」。所以看石頭屋用什麼法砌成的,也可以判斷人家的經濟好不好。而封火山牆可以擋風、擋雨,也可以防火,在一般的民房子中山牆線條較柔和,就是水牆形,在寺廟中山牆線條看起來就比較尖,就是火形牆,廟宇的建築都是採用火形牆。
 馬祖列島有優美曲折多變的海岸地質景觀、過境候鳥的生態資源、閩東傳統聚落、遺留的戰地設施,還有人文的閩東生活、習俗及宗教、建築景物、廟宇宗祠、燈塔等,請到我的家鄉來體驗這多元文化的小島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