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邱尹麒

  • 2001-05-05
 家庭教育是甫一出生就接受的全面性初等教育,而之
所以迥異於後來在學校使用制式教材的教育方式,乃因
家庭教育實質意涵是從無中生有、模仿似的自我學習,
那是境教、言教、身教兼具的教育體制,最接近潛移默
化的一種理想性。因此這剛起步的階段,便是人格後天
的養成啟蒙時代;相對而言,良好人格的養成便成為家
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影響範疇之廣,一直至青春期
或終生的價值觀念、是非概念的基礎。又由於整段家庭
教育的過程屬成長背景之要,間接決定其性格命運。足
見家庭教育之重要性。

 至於良好的家庭教育源於父母的教育態度及是否有適
當的溝通管道。至少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愛小孩的,雖然
他們可能急怒攻心,言語失當,造成手法不太高明。再
者,當親子之間的溝通,誰是主動者?

 在幼稚園階段,小孩是主動者,因為孺慕之情令他無
所不言;國小階段,父母是主動者,因為想知道小孩在
學校的情形,希望他有禮、快樂、淡淡過一生就好;國
中階段,父母還是主動,因為小孩的注意力不再全副以
父母為第一了。升學主義逼近,親子衝突偶見;高中階
段,小孩不再是小孩了,他有自己的社交圈,思想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