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思索吟詠,點燃了一天的希望,深夜的挑燈苦讀,劃破了黑夜的孤寂……。手捧一本心愛的書,細細品味,詠嘆再三,在時光的隧道中,穿越歷史的莽原,飛越遼遠的晨河,啜飲唐詩宋詞的甘源,尋訪秦皇漢武的足跡,是何等愜意的事!毋怪乎尼采會說:「讀書可以給我更多的愉快憩息,引導我散步在別人的知識和靈魂中。」走過了十七個年年歲歲,教導我讀書,在我腦中,潛移默化播下知識種子的人,便是老師。 時代的巨輪不停的轉動,能佇足在中國歷史上千年之久,奠定中華文化萬世不易的人,就是至聖先師———孔子。孔子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授學的對象不分貴賤賢愚,都一視同仁,開創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而他教育的方法,是「因材施教」,面對著不同個性的學生適性啟發他們的智慧。在治學的態度上,孔子主張學思並重,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以六藝教授學子,藉之培養完全的人格。在孔子的時代裡,他是聖人,他的言論常常被人們引為準繩,奉為走臬,津津樂道。魯哀公因為他的去世而「鳴呼哀哉」。顏回、子貢等弟子們認為孔子的學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他對後世的教育工作影響深遠,故被尊為「萬世師表」,不論時空如何變動,物換星移,孔子偉大的精神,永垂不朽。 求學的旅程中,對我們最具影響力的人,就是老師。他們站在時代的前端,擔負起教育的責任,為了培育更健全的下一代,兢兢業業,以身作則,他們將生命貢獻於教育,青春付予白筆,血液裡滿腔的熱血在啾嘯,「克己利他」如同蠟燭般燃燒自己,照亮無數莘莘學子,我們怎能不感激?從小到大,我的生命中,遇到了許多的良師,一次又一次,在每個階段,都是全然不同的激盪,他們牽引著我的思路,開拓我全新的視野觀點,讓我重新建立看待每一件事物的正確價值觀。不同的老師,在我的生命中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每一次的心靈成長,讓我一點一滴,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以及體察自我的改變,他們不僅帶領了我走進了知識的領域,更讓我了解了生命的意義,教導我如何以有情的眼光來面對世界。如果說老師是絢麗的彩虹,而我們就是翱翔的白鴿,在它萬紫千紅的光華中,捕捉亮麗明媚的春天。 無盡的長天下,黑板的倒影、考卷的倒影、課本的倒影,重重疊疊的交錯,盪漾著孔子慈祥睿智的微笑,漫天飛舞的粉筆灰,帶著陣陣書本的馨香,芬芳了滿室花草。老師付予了青春汗水,為我們披上智慧的羽翼,讓我們在現實中,以更宏觀的角度來俯瞰世界,用更開闊的心胸來體會生命中的激昂與低落,並幫助我們累積智慧與經驗,讓我們一步步靠近夢想的殿堂,影響著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期許自己,終有一日,讓教導我的師長們以我為榮!
青春付予白筆/馬中 王雯怡
- 200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