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傳統婦女的使命不過就是三從和四德,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得、婦言、婦功,此為先人所遺留下的美德,本為婦人因有的責任,但從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彷彿是天方夜譚,傳統的美德如今是現代的枷鎖,試問現代婦女何人願意背負著這沉重的鎖鏈。
在台灣現在的婦人大多都想要過著輕鬆自在的生活,越簡單的家庭生活越好,沒有小孩更好可以無事一身輕,誰願意和年邁的老者共住在一起,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工作關係或是生活無法照料等等::,摒除上列人無法控制的因素之外而另當別論,其他大部分的人都是閒麻煩,總覺得自顧不暇了,哪想要在多花自己休息的時間來照顧臥病在床的老人家,也認為自己沒有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照料老人家全部的生活,以為只要花點錢請個菲傭在老家照顧他們就好了,或是直接送去安養院,那裡有完善的設備和專門的人員可以照顧老人家,到頭來卻忘了原來老人家需要的照顧不是只有身體上的,而心靈上的比前者更為重要數千倍,不是給他飯吃,讓老人家有地方睡就是照顧,而是需要關心,但是有種人比這種人還要更可惡,不但對垂危老者不聞不問、不理不睬,說不定這種人到了這般年紀時也是如此的下場,因為好的言行會世代的流傳,而壞的範本不加以改正也會誤導了下一代的子子孫孫。
俗曰:「百善孝為先」,無孝何來善,老人家走後想通了也沒有用,樹愈靜而風不止,可惜如此簡單的道理卻無法讓所有人明暸。
現在我可以用很篤定的語氣告訴你,哪裡的人最孝順是「馬祖人」,你的心裡一定是充滿著疑惑,為什麼?接著你可以試著想想,越進步的地方或許道德沉淪的越嚴重,新舊觀念交替著,無法找到緩衝的地方,造成某些觀念因此而扭曲。就哪科技最發達的美國來說,他們讓父母在自己的家裡玩幾天,沒多久後會將父母在自己的家裡所用到的所有花費,化作一張帳單寄至父母家,在台灣有可能會有些許的相同情況,但異地而處換在馬祖對於這種事情想都別想,不要被丟在海裡就不錯了!誰還有膽做出這種事!因為在馬祖或許不是人人都是聖賢,個個都是好人,在我印像中說到孝順卻是無與倫比的,說到向心力也無法比較的,走在馬祖任何一處總是有著濃濃人情味,古色古香的街道也說明了歷史曾經的走過,老街和老者在馬祖是種特產,每個老人家身體硬朗的走在鄉間小坡,總是在某人的家門口看到一群老人家操著相同的口音說著老舊的回憶,在那的老人家是幸福的,不但有孝順的兒女和健康的身體,優美的環境也是功不可沒,湛藍的海水拍擊著堅硬的岩塊,空氣中夾雜著海的味道和濃濃的人情味,可是在台灣的馬祖老人就不一定了,少了秀麗的山峰、少了寬闊的大海,和回憶的美好,有辦法像在馬祖時一樣的健康嗎?還能記起過去的日子嗎?
孝順是給父母最好的報酬。無論有錢沒錢,最重要是有心,就是傳統的馬祖婦人,像她們一樣無怨無悔的付出,放眼望去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在我的心裡她們是很偉大的兩個人,他們自始自終都是不停的付出,不但要照顧全家的生活,還要照顧兩位行動不良臥病在床的老人家,光是生活的細節和要做的事就多的令人數不清。對於現在的婦女有誰甘心用雙肩扛起所有的責任呢!而且她們不只如此,每天必須被種種的事物操煩著,縱然情緒有些許的暴躁,個性或許有點急,換個角度想有誰被眾多壓力如此的壓迫著脾氣會好呢!可是她們死咬著牙關一步步的撐了過來,所經歷的種種心酸和辛苦是不足以外人言道的。縱使花掉了大部分的青春和歲月,孝心讓一切都完成了,到如今背負著長輩照顧的責任始終都沒丟下,直到不久前老人家安心的走完了最後一程,一部份的責任才慢慢的卸下了,如今想想主角換成他人,會如此做的應該寥寥無幾或是屈指可數,因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天天都要幫老人家餵食三餐、梳洗全身、還有衣物需要清洗,注意天氣的變化,隨時加衣保暖,或是煽風消暑:::等,若是平常人不跑了才怪,可是馬祖婦人卻有這般毅力去克服所有的難關,完成所有的事,是你會敢挑戰如此的艱困嗎?
馬祖人孝順是無與倫比的,我們秉持著善良的傳統美德,希望能將這些傳統發揚光大,是誰能跟我們比呢!那裡有很多對於老人的福利和設施,也有優美的環境,還有眾多善良的心,在馬祖也將「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諺語給貫徹始終。
從小我的父親就教導我們說:「是人都須飲水而思源,絕不能忘本。」短短的幾句話,我至今還銘記在心裡,每個人心裡都有茁壯的大樹,而「根」是基礎的地基,父母就是我們的栽種著,所以感謝父母的培育和教養,要不然大樹何來茂密的枝葉和壯碩的身軀呢!然而各位做子女的是否要對父母說聲:「謝謝」。
馬祖婦女的傳統美德 /白雲悠悠
- 200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