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遊後感/觀光局技正 林建成

  • 2004-06-27
(續昨)4. 茶文化之旅。武夷山茶文化淵源流長,是烏龍茶的發祥地,屬半發酵的青茶。它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品茗讓人倍感愜意,怡情養性。在武夷山間有許多這樣的茶社,坐在木雕桌椅當中 聆聽茶藝小姐對每道武夷巖茶的清香、和三兩好友閒話家常、感受著山青水綠、鳥語花香是種無比愜意的感覺。或是默默俯視湖上緩緩漂過的竹筏,這樣寂靜的畫面、這樣的閒適感受就像武夷山的茶水一樣沁人心脾、讓人回味。武夷山上有「茶觀」和「茶藝館」等表演、品茶、購茶的場所。
5. 生態徒步遊。自助遊遊客可徒步進入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感受原始森林完整的生態景觀、空氣負離子為大峽谷生態景區內的青龍瀑龍,每立方厘米達66034個,最高值達每立方厘米112000個。武夷山被稱為「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武夷山自然保區掛墩一帶,是世界上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6. 民俗風情遊。要感受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建議到曹墩村,曹墩村歷史悠久,家家養蘭,戶戶製茶,街道上江南民居特色濃重。村內吊腳樓、打鐵店、豆腐店、彈棉莊、草編店、中藥館等沿街作坊應有盡有,遊間勞作的新奇樂趣;村中還有風情水車、典齋膳堂、古老茶坊等。曹墩村展現著淡泊安定的生活,洋溢著甜適閒情,這裡的人們在怡然自得中構築著一個與外界無所爭執的桃源世界。
7. 大峽谷探險遊。武夷山大峽谷漂流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名勝區至保護區主幹線上,源於「華東屋脊」公裡,相對落差150米,飄流全程6公里,時間約80分鐘。峽谷皮舟漂流是另外一種野趣橫生的自然探險的切身體驗。遊人漂流而下,擊濤搏浪,體驗大自然的驚、奇、險、趣,堪稱「華東第一漂」。
8. 古建築觀賞旅遊。據武夷山志記載,歷代在武夷山修建的寺廟、祠、宮、院、山莊等多達187處,這些具閩北山區建築特色的群體,作為武夷山的襯托,以其自然逼真、協調之美聞名於世。目前,千古觀古漢城和武夷精舍等處均是旅遊者觀賞古建築的極好去處。
伍、心得與建議
一、落實解說員考照制度:
武夷山石頭會談戀愛,武夷山大紅袍之神奇,武夷奇峰,三分形象七分想像,不解說哪能懂,奇聞趣事,美麗愛情故事,閩越文化,船夫解說九曲溪之美,這一切都歸因於武夷山在地解說員。反觀馬祖風景秀麗,有山有海,有閩東文化,有戰地史蹟,但能說的出神入化、引起遊客共鳴的有幾人民國93年始要求解說員量的產生,94年再要求質的提高,咸信95年可媲美武夷山解說員。
二、推動觀光推動小組:
以目前馬祖之觀光發展情勢,持平而論,各單位各自為政,資源有限。宜定期每三個月召開一次觀光推動小組會議,研討本縣觀光發展措施,協調觀光資源整合,推展文化活動觀光,產業品質策進,提供旅遊資訊與服務。
其觀光推動小組建議如下:
(一)觀光產業聯盟與品質策進:
地區觀光產業尚在萌芽,其旅館尚待合法化,旅行社未見規模,觀光社團未正常運作,休閒漁業、休閒農業也在規劃中,文化產業也在摸索中、解說員未量化及質化、交通受限南竿機場霧季關場效應,這些都需要一個協調整合運作,再透過官方安排觀摩與受訓,再行輔導改善,全面提昇旅遊品質。
(二)文化與觀光活動動員:
凡是本土性、社區的文化,配合藝文活動作行銷,吸引外來遊客,讓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帶動地區產業生機。
(三)觀光主題活動規劃:
各鄉應讓其特有人文、景觀、建築、風俗等規劃,其主題活動,例如東引景觀之旅、北竿聚落之旅、南竿坑道之旅、莒光休閒生態之旅,依不同季節特性規劃不同旅遊套餐主題活動,透過旅行社包裝,媒體行銷,相信誘引遊客來馬必有助益。
(四)制定觀光獎勵措施:
建議觀光重大投資案,優惠特低利貸款、減稅優惠及BOT措施,加速地區觀光產業發展。
(五)觀光資源整合:
摒棄各局本位主義,落實觀光立縣,建議各局室94年預算需提撥五分之一編列觀光發展經費,再透過觀光推動小組推動之。
(六)啟動觀光客倍增計畫:觀光倍增計畫已由景管處執行,其套裝旅遊路線整備,改善城鄉地貌及道路景觀,提升旅遊品質,落實官方與業者合作模式,共同推展觀光發展,改善觀光服務產業品質,有賴景管處,相信馬管處會達到預期目標。
(七)落實觀光六方工作:
馬祖之食在於研發特色風味餐,馬祖之住在於獎勵重大投資興建大型旅館或休閒農場,馬祖之行在於改善南竿無效飛行,馬祖之遊在於各鄉主題活動規劃行銷,馬祖之購在於研發特有產業紀念品,馬祖之娛在於文化活動,相信在觀光決策者大力推動,必能落實觀光六方工作。
(八)推展休閒農業與休閒漁業,落實生態之遊:
地區有特有植物,鳥類,豐富海洋資源,推展休閒生態之遊,有其賣點,必能吸引遊客但有賴其主管當局、專業人才之規劃與投入,相信海上公園,渡假小島必能實現。
(九)設立觀光與餐飲旅館科,加速地區觀光事業發展:
地區經濟結構正面臨轉型,從早期農漁到工商,到裁軍後縣民所面對的必須從事觀光產業才可謀生,但目前這方面專業人才特缺,有賴馬中設立觀光科,培育觀光服務人才,有人力投入觀光服務行列,提昇觀光服務品質。
(十)整建廢棄營區,作為休閒渡假村:
地區四鄉五島廢棄營區經調查有36處可釋出整建開發,經中國生產力中心評估,深具觀光價值每鄉選定四處整建作渡假休閒村,別具一番戰地特色,值得政府單位大力編列經費整建開發。
(十一)加強觀光行銷,把馬祖推銷出去。千山萬水雖美,敵不過李白的一首詩、張大千的一幅畫,馬祖雖美,但要透過媒體行銷,把馬祖推銷出去,馬祖觀光列車才會啟動。
(十二)輔導觀光社團,加入觀光發展列車。縱然你有三頭六臂,也比不上千軍萬馬、螞蟻雄兵,紅花雖美無綠葉陪襯,美中不足,地區觀光社團組織,很多有關當局要善用資源,發揮群聚效應,馬祖觀光發展定能加分,落實輔導觀光社團實際行動,讓觀光生命共同體動起來吧!
結語:創意為自邊陲,這句話說得好,馬祖的創意、匠心如何去築夢踏實,仍有待馬祖觀光政策擬定者,觀光決策制定者,觀光發展推動者,三者之無私契合、前瞻先機、宏觀格局、創意行銷、適才適所、共同投入、物盡其用,善用每一點滴之觀光資源,相信馬祖觀光黑洞必密。如何開啟馬祖觀光之窗,其間更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奉獻心力,由推動小組定期開會研討追蹤,列管考核,相信武夷山觀光事業蓬勃發展,必翻版在觀光立縣的馬祖,願大家共勉之。
馬祖未來不是夢,但每回與觀光從業者閒談時,他們的無助無奈,讓我心疼、心寒,為何為政者會不知呢?馬祖島嶼零散,地貧人稀,工商發展不易,近來國軍實施精實後,更迫切發展觀光,為當前主要課題,如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增加縣民所得,提高生活品質,給縣民一個有夢最美,也讓馬祖好山好水好人心與遊客共享。最後願將本人所撰武夷遊後感心得與建議獻給觀光政策擬定者參考,希望自己的淺見會有些許助益,更願馬祖早日邁向觀光休閒之島—海上桃花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