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回馬祖的小貓 文/小貓姐姐

  • 2004-07-02
塘岐
許多來過北竿的旅客形容,一出航空站,面對北竿就這麼縱橫南北兩條街的那一瞬間,腦中想起的是:美國西部片中荒野大鏢客站在黃沙蔽眼、草團從面前滾過、既貧乏又荒涼的鏡頭!以為街道上沒人,卻又在走著走著後發現屋裡頭的人,其實正透過緊閉的門靜靜盯著你看!聽了這種誇大的形容,有人真的卻步,也有人選擇相信旅遊玩家說,街道是一個城市的長相,可憑著它在你眼中的倒影,而決定繼續喜歡下去還是一走了之。但卻極少人願意親身去體驗,才不致錯失結識人間僅存海角一樂園的機緣。
塘岐的人口結構,主要由於青壯年大多前往台灣就學或發展而有些微斷層,留在家鄉的老人家,手腳靈活點的多半出外從事漁撈工作,或者帶起年幼的孫兒女。塘岐街頭,如今僅存的商家不多,但只要是敞開著的,就一定要走進瞧瞧此地種類繁多的特產、了解擁有過的風光歲月。購不購買在其次,重要的是能藉由對談,貼近這裡的居民,感受一下不同於台灣腔調的異鄉音。
家家戶戶簷上幾乎可見有燕子築巢!仔細點瞧,還會發現三五隻雛燕正小口微張,等著母燕歸來,模樣煞是可愛。
小貓不管走到哪兒,都有叔伯,阿姨對著她說:終於等到男友退伍了……言下之意當然有對她一年多來真心付出的不捨,也有一份為她苦盡終於甘來的喜悅。小貓接過台灣行老闆娘送給她與小勇一對東湧陳高紀念酒瓶的手機吊飾。小小禮物,無盡的祝福。
身體硬朗的阿婆還是那麼勤奮,正中午的天,仍在戶外翻排竹篩上的魚麵。看到小貓來,阿婆一雙沾滿麵粉的手急著直往裙頭圍兜上抹,拉著小貓、摸摸她的頭,兩人對話起只能猜透半邊意的國台福州混合語。臨走前,阿婆取出一大袋魚麵和魚丸,堅持要小貓帶著。五百元被推來推去兩人身體間。【阿婆辛苦工作的汗水不能平白流呀!】小貓這麼對著大姐說!很多時候以為,年老的長輩通常不太會流露內心的感情,甚至以為他們終其一生看著一成不變的花草海天,對愛的表達早已生疏。然而小貓的執意,在阿婆對她說:【拿回家吃!阿婆不知還能做多久?】之後掉淚了。這次回來有很多時候觸動過她深層很軟弱的一部份,但,在阿婆面前她第一次掉下淚來………
(補續,摘自馬祖資訊網,經作者同意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