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談馬祖酒廠與世華公司解約的相關思維!/陳寶明

  • 2004-07-08
(續昨)根據一項很重要的研究報告強調CAPS2001,北美執行會由500大企業的採購功能的票選,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註三)的發展,其衡量及模組是未來重要的頂尖指標(漢克瑞及奧格登2001),其發展及結果充分理論的運用,是每一企業去建構及有效的管理供應鏈。
 供應鏈管理是現代社會、經濟及工業科技研究者,在全球化層面上居於先驅的地位,波斯頓諮議會集團副總裁指稱:資訊科技化、經濟變遷、競爭變成更具全球化,競爭不再是公司與公司的競爭,但是供應鏈管理卻彼此攸關,因為供應鏈管理能夠更正面積極、多功能及其結果影響到企業產品品質、消費責任、滿意程度、生產成本控制、產品及市場彈性化,以及宏觀市場佔有及利潤的整體表現。所以認清企業自身的角色、資源、能力與功能,掌握本身的優勢,不用害怕被邊緣化,俟供應鏈關鍵核心技術操之在我的時候,一切都可以與世華公司坐下來重新協商,不必急於一時。
註一:「通路」(channel)泛指消息、意思、物品等傳播的途徑、路線、方法,一般人所稱「通路」係指「行銷通路」。為商品從供應商(製造商)經由中間商到達消費者或最終使用者之流通過程。
註二: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會發生,那它就一定會發生。
註三: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相關的用語繁多,各個學者的定義也不盡相同,而Ellram,et.(1989)則認為,供應鏈是指原物料從取得到傳送,配合倉儲、運輸、生產規劃、存貨以及配銷等所有活動,直至最終產品消費;Beamon(1998)認為,供應鏈是指不同企業個體(如供應商、製造商、配銷商及零售商等)整合所有流程一同努力,目的是為了取得原物料、轉換成最終產品以及產品配送至零售商,整條鏈的特性可視為物料的正向流動,以及資訊的逆向流動。換句話說,供應鏈包含從原物料階段到達最終消費者的物資流動及運送的所有活動,也包含了資訊流,且物資及資訊的流動均為上下流通於整個供應鏈中。而供應鏈管理則是經由改善供應鏈的關係來整合這些活動,以達成持續的競爭優勢。簡單的說,供應鏈管理的意義在於將企業內部與企業外部所有的流程整合(包含產品設計、採購、生產、貨品轉運、行銷、實體配送等企業核心加值活動的整合),並管理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互動,成員共同參與(包含供應商、製造商、配銷商、零售商、最終消費者之所有通路成員),共同創造更有效率及競爭力的通路,以求達到最佳顧客服務以及整體供應鏈利潤最大化之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