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勞工──陳善華先生記事/陳寶明(台北中和)

  • 2004-07-09
六月中旬在馬報電子報上得知陳善華表哥獲選為九十三年全國模範勞工,並獲得陳總統接見與留影,內心一陣驚喜,並與有榮焉,真是所謂「善有善報」,其實「默默做事,不求回報」,才是二表哥陳善華的耿直內斂個性。
 我小時後就從母親的口中就得知二表哥是非常懂事、認真、負責與肯吃苦的兄長,在民國四、五十年代,馬祖絕大多數家庭都靠海維生、靠天吃飯,大家只有清貧與赤貧之分,所謂環境好一點的人家也都是要全家努力工作才有米飯吃,姑丈家裡小孩也很多,姑媽以作田為主,姑丈則從事捕撈漁業。
 表哥家中兼賣早點,他讀國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忙做家務事,每天放學回家連作業都沒有時間寫,接著就要負責煮豆漿、洗碗筷、洗鍋子、清潔環境、摺紙袋(用廢報紙摺成各式小紙袋,包油條或其他早點用的)、顧店面等相關事宜,晚上都忙到深夜,清晨四點多就要起床協助父母幫忙賣早點(如煮豆漿、煎蛋餅、看燒餅、顧油條等),從清晨五點多菜販消費,賣到路過買菜的阿兵哥,直到七點鐘左右,才帶著一份簡單的早餐拎著書包快跑上學去,這不是一般的小孩子所能做得到的,但是二表哥從無怨言。
 有一次在台北中和我家閒聊中,表哥曾提及他小時候的一件往事,他說,梅石中正堂電影院距離清水不遠,他經常看到鄰居小孩或同學晚餐後隨大人們去看電影,而他為了顧店面卻始終沒有機會去,每天例行性的家事就把他給綁住了,家裡大人都在忙碌,小小年紀的他就會顧全大局,學習忍耐。
 表哥小學畢業,就隨姑丈登上漁船學習捕撈的苦差事(夏天太陽曝曬、冬天寒風刺骨,平時還得克服暈船與大海搏鬥),瘦小的他怕不小心跌入海中,褲腰帶間總是綁著繩索,一天三餐都吃不飽,還要在大海搏命操勞耕耘,以補足船上人手的不足,姑丈在表哥的心中,具有絕對的權威,其實姑丈為人甚為禮敬寬容,對自己人則稍微嚴謹有威,表哥就是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磨練出吃苦當吃補的毅力。
 從事海上捕撈就是要靠運氣與技術,偏偏那些年頭時運不是很好,經年辛苦所得扣除所僱請船工的薪資與增購捕魚的網具,往往所剩無多,碰上荒年,還須借貸度日,當時的借貸行情,幾乎都是以一分利計息;表哥說,每一個月初債權人就會到家中拿利息,當時有一位福清人隨國軍轉進到馬祖,他私下放貸了不少金錢,僅靠利息的收入日子就過得很好,而二表哥家經常是年頭做到年尾,家中仍然毫無積蓄,債權人還都以為他家中環境應該不錯。
 有時候債權人利息錢逼得很緊,還得勞動姑媽趕到四維村秋桂樓姑媽兄長家中調錢支應,表哥小小的年紀就很了解這些狀況,隨著年歲的增長,三表哥也加入捕撈行列,直到捕撈事業結束,表哥們的苦日子才算告一段落。
 表哥最重視教育,家中的小孩也都能了解父親的期望,個個都努力用功讀到大學,服務社會國家,他感嘆自己在那個年代裡沒有機會多讀書,所以他非常羨慕現在的年輕人有如此多的機會充實自己,雖然二表哥沒有讀什麼書,在我的心中,他其實比讀書人更明白事理。
 表哥在縣立醫院十多年服務,他擔任救護車司機,不分晝夜百分之百的堅守崗位,從不讓失誤發生,主動協助院內水電維修與環境清潔工作,任勞任怨,從不會爭取自己的權益,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贏得同事的尊重與長官的信任。
 表哥的愛心更是廣無國界,他努力工作、家境小康,平日除默默捐助需要幫助的人外,連遠在泰國的貧困兒童他也盡心盡力贊助,在貴報報端看到表哥穿著西裝與總統合照的帥哥像,確實僅是馬祖的小人物,但他確是九十三年全國勞工界的模範楷模,僅以此文獻上滿心的祝福,個人也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