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李如芸對子傑的認同,是再三肯定他是一位值得託付終身,值得付出一切可長廂廝守的好男人,好丈夫。
哪知幾十年夫妻情緣說變就變;沒有任何理由的。因為子傑的無情,讓原本以為可擁有白首偕老的幸福婚姻的如芸,在老公堅持下也走向離婚的地步,一切突如其然,如芸收拾起破碎又痛苦的心,帶著幼子離開那傷心之地,至今仍是不懂、不明白!自己作錯了什麼事::::但,唯一確信的說法,子傑已另有新歡,所給她的答案是;妳不適合我,我也不適合妳::::就這樣的簡單理由就結束這段姻緣,即使如芸心中有一百個不捨、不願,她仍是帶著不甘心的心情去選擇另一種不同的人生,當然在她心坎裡是多了幾分恨意,相對的孩子也成了母親的出氣筒,本來孩子是站在母親立場上多一些同情,卻因大人的世界將小孩牽進去,使得小孩開始有些同情及偏向父親,讓如芸更加氣憤,更加無理取鬧,為什麼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認同她::::。
鄰居珍姊有些看不慣舉止失態的如芸,便苦口婆心勸解,阿芸,妳不要這樣,離婚又不是妳的錯,是小傑的錯,他執意要分開,妳又何苦放不開?即使妳有一萬個正當理由,也攔不住要變的心啊,不是常言道,沒有感情的婚姻,即使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如芸,妳清醒點呀,也不是任何的婚姻適合每個人,想開點,不要再欺騙自己了,任何事情要用成熟態度去面對的啊,他不眷戀及珍惜從前的情感,妳不需要太在意一切啦!
想起珍姊不厭其煩的勸解,如芸不是不懂,祇是,不想面對殘酷的事實,內心所受的傷害是最清楚明白不過的,因為傷痛在心坎裡,釀成裂痕是無法癒合的,應該是清醒的時候,如果不去面對,不去接受它仍然存在,其實生活應是隨心放鬆的,過去的讓時間沖淡一切,如果將仇恨及不愉快的回憶永存於心,讓往後的生活會更不開心,不是嗎?感情的世界本來就是由熟悉到陌生,由緣起到緣滅,中間變化是很詭異無法掌控的,所以不要將自己困在一個爭脫不開的空間裡,要懂得走出去,懂得重新造就另一個不同的新生活吧?用自己的另一種不同的心情隨自己意念重新開啟完美的新天堂,不需要再漫無頭緒自怨自艾,也不要處於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而逃不出傷痛的世界,記得書中有句話說愛情是生命中難掌握的夢,那麼,美麗應該是較易完成的自我目標,兩者如魚與熊掌般難以兼得,該選那一項?所以再多不幸的事,就讓它過去,如何使自己面臨新的人生要讓自己活得更精采,更愉快才是最重要的。
如芸完全明白即使報復對方讓他痛苦,自己也未必快樂,甚至更忘不了心中那份傷痛,也許該懂得珍姊所言,重新學習另一種生活,放下仇恨,學習寬容吧,轉一個愉快念頭,也許未來人生不會傷痛、太苦澀呀!
換一種心情/泛泛
- 200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