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走了!想到母子五十年,從此天人永隔,內心有無盡的哀痛,而追憶母親在世時的點點滴滴,更是滿懷傷感與思念。
母親生於山隴文石陳家,父恭瑞公,母曹依嬌;母親出生滿月,因家境困苦,無力扶養,即送牛角楊家,由王公西梅,養母楊妹妹扶養長大。母親九歲時,西梅公過世,珠螺吳公仁盛入贅;十一歲時養母亦不幸之故,母親即隨同仁盛公前往珠螺,前後達九年,幼年生活,顛沛流離,困厄坎坷,嘗盡人間困苦,今珠螺村中長輩遇見爾忠,常提起「你母親小的時候,好悲苦呀!」但母親均咬緊牙關,苦撐捱過;年少時每聽母親淚訴其幼年處境,輒熱淚盈眶,心中暗自惕勵,長大後,絕不讓母親再受困苦。
母親十九歲時,由楊家長輩接回牛角,與父親「圓房」,生爾忠及妹香蓮。父親早歲即失怙恃,寄居宗長家。兩人結婚時,家徒四壁,囊篋蕭然,結婚用品及寢具、馬桶等均向親族鄰里暫借,婚後三、五即被索回,困苦處境,淒切情景,聞之令人鼻酸。
母親婚後與父親雖胼手胝足,尚難圖得溫飽,且四處賃屋,居無定所,為能擁有自己的房子,母親與父親早出晚歸,上山撿石、挖石、打石、挑石、做小工,歷經多年努力,終於得與依嬌姑姑合建一小屋,雖竹排瓦頂,半石半土牆,當新居落成時,母親仍難自抑,喜極而泣,總算結束了五遷其居的窘境,當時母親避開眾人眼光,在屋角掩袖拭淚的情境,雖時隔四十多年,仍歷歷在目。
母親年輕時,曾從事洗衣工作,賺取生活,也曾為人帶小孩,貼補家用,不論從事任何工作,均求好心切,以用心、熱心、愛心為人稱道,所帶小孩與其均有深厚感情,義妹秋芳即母親所帶進而收為義女。母親對爾忠與妹香蓮、秋芳管教嚴格,雖爾忠等均已成家立業,仍常耳提面命,絲毫不見放鬆,今爾忠等均能立足社會,自求嚴謹,秉持用心、熱心、愛心的處事態度,母親嚴訓及身教,實以致之。
母親為家庭、子女克勤克儉,操勞一生,卻忽略了照顧自己的身體。民國六十八年,母親時年四十九歲,即罹患肝內結石,在當時醫療資源缺乏的馬祖,曾昏迷多日,幸獲奇蹟式的甦醒,而能送台大醫院動手術救治,七十一年再次復發,又送台大動第二次手術,因術後引發敗血症,經大量輸血後,竟染C型肝炎,並逐漸演變肝硬化,民國八十六年肝硬化轉為肝癌,其後多次進出醫院,靠著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及母親的堅強意志,均能化險為夷,平安度過。五月十五日母親再次因背部劇痛住進縣立醫院,隨後大量出血,在醫護人員搶救下,幾天內輸血五、六千CC,最後出血雖稍止住,然感染又起,終至藥石罔效,回天乏術,當母親病危時刻,爾忠遵從母親先前囑咐,將其接回家中,完成他老人家壽終內寢的最終心願。
最近幾年母親見其身體日漸虛弱,雖曾懷疑其病情,屢屢詢問,「到底得了什麼病?」「可不可以醫治?」「不能醫,就不要醫」等,爾忠等均以其已罹肝病廿多年岔開話題,至終未告以實情,看著母親安詳、平靜的走完人生最後旅程,我們的苦衷,希望母親您能諒解。
母親與父親結褵五十五年,相互扶持,共渡難關,父親第二次中風後,母親雖同樣受病痛折磨,仍不辭辛勞堅持要親自照顧父親作息起居,四年多前,熬不過子、媳的乞求,始同意僱外傭代為照顧,但母親仍時時惦念父親的生活。母親過世後,父親常茫然的坐在床沿,指著靈柩頻頻詢問「棺木中是何人?」「你母親去哪裡?」「依媄怎麼還不回來?」,爾忠內心沉痛至極,此刻如果母親地下有知,最放不下心的就是父親了!母親!請您放心,我們都已長大成人,孫輩們也都能懂事聽話,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父親的,祈願佛陀接引母親往生極樂,安享九品蓮華,而您在天之靈,保佑我們及親友們平安健康。謹以此文,敬悼一生辛勞的母親。
敬悼一生辛勞的母親/曹爾忠
- 200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