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觀念」影響我們的人生! 吉淦

  • 2004-08-07
 「觀念」是一個人對事情認識之後,而產生的意識作用。有的觀念來自人的主觀,這是由家庭環境、教育水準及人的思想所綜合塑成;有的觀念卻來自他人的影響,譬如說生活上的經驗,或對外界刺激的感受,都可以造成迥然不同的結果。縱然「觀念」的來源不同,但對一個人的生活卻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一衣一飯、一舉一動,觀念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裡,為人創造了愉快、不滿、憤怒、歡笑等完全不相關聯的各種感情,所以,人的一生成敗也是從觀念裡產生出來的。
 芸芸眾生中,有些人從生活裡體會到,自己比別人重要,於是乎千方百計保護自己,攻訐別人,如能達到這個目的便沾沾自喜;又有些人,愛別人勝過愛自己,以致終日恓恓惶惶,衣不暇暖,寢食難安,如能得到他人的一絲滿意、讚賞,便如獲至寶雀躍不已。因而,前者覺得後者愚昧不堪,後者覺得前者自私至極。其實,兩者的「觀念」都嫌過分,人是無法離群索取的動物,當分別自己與他人之作為,待人應以誠、寬、諒為之,對己則應具虛心、謹慎、感謝才是得體之道。
 我們從現實生活裡,以科學的歸納法來研究,大體上可以發現,一個在「待人接物」上有虛心親切的觀念者,他做事常是成功而愉快。其實,我們都有生活的經驗,要是我們常謙虛,尊重愛護別人,也很自然地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愛護,所以,若在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上,常帶愉快、感謝的觀念,那麼便可為自己的幸福,立下最好的基礎。反過來說,若是常懷不滿、怨恨、嫉妒之心,這種天不我生,時不予我的偏激觀念,便會像無形的魔網,永遠是人生成功的絆腳石。
 當然,有許多道理人們都瞭如指掌,只因「基本觀念」不同反應各異,我們姑且對一般的正確觀念都不加挑剔,而讓人們對自己讚譽的觀念加以選擇,相信「豁然達觀」必定膾炙人口,因為人人都明白,那能超越折磨試煉風波的悠然自得之觀念,是不容易的涵養。
 筆者摘錄,星雲大師作「迷悟之間」書中一則開示「調整觀念」之說,期望你我從中能有所領悟。大師說:觀念就是看法,一個人只要凡事好的地方想,往好的地方看,則一切都是好的。甚至只要你喜歡的,你都會把它看成是好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反之,如果是好的,由於他不相信,即使聖人在前,他也會把他當成一個老頑固。所以,人們觀念中的主觀,對一個人的影響實在至為重要。人們常問:「天堂地獄在那裡?」天堂地獄當然都在觀念裡,如果你有滿足的觀念,雖然居家簡陋,亦如天堂;假如沒有滿足的觀念,雖然身居豪宅,他也感覺如在地獄。因此,觀念就是天堂和地獄;天堂和地獄都在吾人的觀念裡。
 觀念裡面有光明,凡事都是光明的;觀念裡面相信能成功,凡事都會成功;觀念有包容的世界,它能建設整個人世間的喜樂。但是,有些人的觀念裡,都是一些悲觀、消極的想法,都希望能「不勞而獲」,甚至不重實際,妄想一步登天,如此怎會有好的人生呢?所以,哭婆和笑婆,只在我們一念之間。你要成為哭婆,因為你有哭婆的觀念;你要成為笑婆,也必須要有笑婆的觀念。你不必希望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你只要自己建設好的,真的、善的,美的觀念,所謂「觀念為因」,有好的「因」,又何懼沒有好的「果」呢?
 有一則故事這麼說:有人到非洲,看到非洲人大都是赤腳走路,他想,如果前來投資製鞋工廠,生意一定會很好。回來後,尋找合夥人前往實地勘察,那知他的合夥人一看,便說:「非洲人都是打赤腳,他們不習慣穿鞋子,來此製鞋,怎會有人買呢?」因此早早打道回府。同樣的事物,因為觀念的不同,而有兩極不同的看法,一個是樂觀的,認為商機無限;而另一個卻持悲觀的看法,認為毫無商機可言。但是兩人分道揚鑣、各自為營;不到五年時間,樂觀者經營事業有成,已是千萬富翁,而事事悲觀遇事退縮的另一個人,仍然是一事無成,兩手空空地枉度歲月。
 朋友:所以,一個觀念,可以進、可以退;可以成,可以敗。吾輩得領悟,觀念足以影響我們的人生!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