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在馬祖是個大喜的日子。
大喜的日子,是東引燈塔百年慶,全馬祖都動起來了。
其實,從五月到七月,一連串的大大小小的活動,讓馬祖一時間熱鬧起來,明顯的「觀光立縣」之方向已經確立,尤其在週休二日實施後,更是蘊藏無限商機。加上南、北竿機場,臺馬輪航班之配合等等交通條件均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讓這沉靜的四鄉五島,突然熱鬧不凡,跟以往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七月二日,是我大喜的日子,因為外子帶著孩子們也到了馬祖來玩。
來了五天四夜,全家同樣的喜悅,玩得很盡興,很悠閒,並且很踏實;馬祖已經是朝向世界舞台邁進,在國內外,都有知名度了,單看這兩個月觀光客的人潮,滿街充斥著,充分顯示著馬祖聲名遠播,以及地區性觀光榮景一片看好,是馬祖轉型的另一契機,以我四個月以來之體會,馬祖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它沒有如貴婦般亮麗明豔的風華,但卻有著樸實、自然、耐人尋味的風光,在臺灣五光十色、朝九晚五的迷惑及緊張中,何不放下一切,給自己來個二天一夜遊,充滿知性與感性之旅,為疲憊的身、心注入一股新力道,新血輪。
這五天四夜,玩得從容,我們驅車登山野,隨著山勢高低起伏盤旋迴繞,山林中,只見一片蒼綠鬱鬱,無法明確分辨出樹種之名稱,但大自然的確是奇妙的,如同女人的彩妝大師般,自顧自的,早已調製好顏色,在盛夏時節,滿山遍野,長滿蘆葦花和綠意盎然的山林,好似向我們招手似的,迎風搖曳,在環山的道路上,有一段路開滿著紫色的、粉色的繡毬花,一坨坨,圓滾滾的,它們盡情怒放,粉嫩嬌艷,每一朵都是迎接初夏的美麗使著,狀似向鄉民及遊客展現其風情萬種的容顏,還有應屬於日本品種的小葉杜鵑及五顏六色的草花,滿路盛放,爭奇鬥艷,好不熱鬧,令人忍不住要問,夜裡是否有那個小精靈,一片片山林、一寸寸公路的塗著,塗著,讓此時的馬祖山林及公路都換上了亮麗的彩妝,令人驚艷,也令人陶醉。
歡樂的時光總是飛快的流逝,兩天住海浪花旅社,飽覽依山面海的海岸風光,並真正下海去戲水玩樂,還附帶觀賞了神勇的蛙人部隊辛苦而艱難的訓練操,兒子和女兒一臉的佩服及敬佩,讓他們瞭解自己的幸福和安逸,也充分顯示這戰地真正的艱辛及特殊,以及對軍人保國衛民有所認識。另外兩天住麗堤飯店,可以真正接近南竿最熱鬧的山隴,也順道逛逛街上,馬祖高中、牛角村的摩天嶺、及夜景不錯的機場,雖說不疾不徐的,我們也跑了不少景點,像馬祖酒廠、八八坑道、山隴、復興、福澳碼頭、枕戈待旦、勝利水庫、北海坑道、鐵板村、仁愛鐵堡、津沙步道、馬袓天后宮、民俗文物館、及北竿有著細細白沙,美的令人流連的 里海灘和又名海盜村的芹壁村,是最具壯觀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孩子們對海盜大頭目、二頭目的家,都非常感興趣,紛紛要求進入觀看,還有一所年代久遠的私塾,讓人回到古老的年代的感覺,橋仔村保存了傳統閩東建築,並登上了山勢高度全馬祖首位的壁山山頂,有個觀景台可以俯噉全馬祖的景觀。
幾天下來,覺得北海坑道的鬼斧神工和壯闊寬廣,最是令人稱道,該道建於民國五十七年,歷經三年時間才完成,坑道內空間寬廣,呈井字型建築,可提供百餘艘登陸小艇停放,當時爆破設備不足,官兵以人力開鑿,有不少人因而犧牲,坑道全長約八百公尺,早年由軍方管制,進入參觀必須配合退潮時間。漫步走在坑道內,常可聽到轟隆隆的海浪聲,彷彿就在耳邊,對早年官兵為國為民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還有馬港的天后宮,也是相傳媽祖娘娘林默娘,投海救父,最後屍體漂浮至馬祖村港口旁,當地居民感其孝行,於是立廟祀奉,而馬祖之名,據說是為了紀念媽祖。天后宮經過多次整修,是馬祖居民的信仰中心,如今廟中央石方據說是為媽祖的衣冠塚遺跡,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誕辰,有盛大的祭典活動。
因為自己及家人都是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對於馬祖是否有聖堂的設立,也是我們關心的重點,金門、馬祖是天主教會很特殊的地區,本來金門屬於福建省廈門教區,馬祖屬於福建省連江縣。但兩個地區目前在我們中華民國權力範圍所及,因此羅馬教廷特別於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成立「金門、馬祖宗座署理區」。
「金門、馬祖宗座署理區」不是正式教區,直屬於羅馬教廷,由教宗指派一位署理主教。其中,在馬祖南竿、北竿兩島成立了南竿天主堂、北竿天主堂,但是,馬祖的傳教工作,直到一九七○年才開始,一切由零開始,沒有教友,沒有聽道理的慕道著,沒有教堂,沒有神父。一九五一年牛慧卿主教帶著幾位修士逃難到福州教區,後來避難到馬祖南竿島,在島上停留的時間,曾以木板簡易的建照了一間小聖堂,這是馬祖列島第一間聖堂,這小小的聖堂就像棵種籽,埋在馬祖的土地上。一九五五年蔣中正總統某次遇到于斌樞機主教,曾問他;「天主教為甚麼不去金門、馬祖傳福音呢?軍隊及居民一定會歡迎。」一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教宗保祿六世任命聖母聖心傳教會范普厚主教為署理主教。范主教一就任,在金門的徐國楨神父寫了一封信,建議范主教到馬祖走一趟。一九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范主教從金門再到馬祖展開馬祖的傳教工作,並在南竿島興建一間聖堂與一所育幼院,一九七一年九月九日,馬祖天主堂落成,至此,金門、馬祖,兩處「天涯海角」都有了天主堂。感謝天主!
現在,馬祖天主堂有一位黃斌瓊修女,她年近七十,仍然天天上午去拜訪教友,南竿、北竿兩頭跑,每月並固定到監獄去探問受刑人,且不論其國籍,年紀及男、女、老、少,通通都當成是天父的子民一樣的照顧、關愛。馬祖人稱修女為「姆姆」,早年的石仁愛姆姆于民國六十五年一月六日,拎著包包搭上軍艦,一個人到了馬祖,一直到二○○一年四月三十日離開她親愛的馬祖,二十五年的無私奉獻與犧牲,和現在的黃姆姆一樣,都因為心中有愛,愛超越了邊界;愛的語言人人都懂;愛是平安,愛是喜樂。
在一個人人都奢望控制生命,決定優質、健全、重要、有價值等標準的世界中,如何以一顆誠摯的心,和真摯的熱情去陪伴周遭的人呢?信仰讓我尋獲答案。當然,「萬教皆為善」,不論是佛、道、基督或天主等教,都是勸人為善,愛人如己。大約在六歲時就領洗了的我,受宗教的影響很大,及長,我一向告誡自己,不吝惜用語言表達對他人的關愛和讚美。從小物質生活困苦,但由於信仰的薰陶,養成了我時時有要幫助他人、分擔他人工作的信念和習慣,而且由對他人的協助、分憂中,獲得喜樂,這就是我從信仰中所獲得的最大收穫。信仰更是使我覺得助人真的是快樂之本,如今我來到了馬祖除了和工作上的夥伴們互相幫忙,互相照顧外,對於認識中的馬祖鄉親,也和馬祖島一樣的舒服可人。在我到職馬祖的這幾個月,在在令人感受到如沐春風,這裡有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包括那些服役的士、官兵們,大家來自臺灣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身世背景,擁有各異的職務才能,共同在這個時間出現在馬祖,成為馬祖的一份子,在這海上桃花源島中,有山有水,山青水藍,可以賞鷗、可以看碉堡,舉目盡是迷人山水,放眼皆是旖妮風光,還有讓你永遠聽不懂的福州話,這個民族讓你不得不好奇,而處處迷彩的軍事碉堡,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壕溝、坑道等軍事設施,比比皆是,足以挑動你的心,前窺探一番。
趕快告訴你的親朋好友,來馬祖「卡蹓」(馬祖話玩、閒逛之意)一番,南竿的軍事色彩、北竿的寬廣沙灘、莒光的百年古蹟、東引的奇岩、賞鷗、海釣,加上老酒、魚麵、紅糟雞、魚丸湯、繼光餅等等美食,可以微醺,也可以酩酊大醉,所以,歡迎你呼朋引伴來馬祖「卡蹓」一番吧!
盛夏的馬祖 吳秀治
- 200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