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是從古至今的習俗,也是人與人之間聯絡感情的方法。充滿愛心關懷的禮物,常接受者有如沐春風般的喜悅;但是懷著利益,藏著手段的禮物,會使接受者心生厭惡,甚至受到傷害。所以送禮、受禮,「施」與「受」之間,藏著許多的玄機和學問。
古代的至聖先師孔子在收學生之前,學生必須送禮物,這並非孔子貪求禮物,而是要學生表示對老師的尊敬之心。無怪乎魯國國君不送祭肉給孔子,孔子憤而離開魯國。這並非孔子小氣,而是魯君的不尊敬及無禮。
送禮是表示尊敬及關懷,但是有時卻變質成為求取利益的手段,甚至是一種陷阱。如春秋時代越王勾踐送西施給吳王,使得吳王夫差沉溺於美色之中,因而對勾踐疏於防範,埋下亡國的因子。像選舉時候選人種種銀彈攻勢,收到錢財的人,為何不想一想,羊毛出在羊身上,日後對方不知道會從你的身上壓榨多少血汗錢?
有形的禮物固然可貴,無形的禮物更值得我們珍惜。試問:你有多少次被友誼的雙手緊緊握住?有多少次被真摯的言語深深感動?又有多少次,接受自然的洗禮?這一切的一切,就是最好的禮物。有形的禮物易知易見,而無形的禮物,因為細微,我們常因疏忽大意,失去它帶給我們的喜悅和幫助。
人的一生,總會收到大大小小的禮物,不管是有形的或無形的,最重要的是要珍惜它的那一份誠心!就像你受到周遭的關懷及幫助時,是否也應該適時回報呢?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禮物/馬中 黑毛
- 200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