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譯名」?論「馬祖」名!/ 陳儀宇
- 2004-09-17
(續昨)五、研究結論:
證驗上端諸見,吾鄉之原始地名,宜為眾鄉人們所口呼的「媽祖」,而現今文字符號卻稱做「馬祖」,如今歸為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政府管轄,縣政府所在地,位於南竿鄉「介壽」村。連江縣政府大樓上高聳的旗桿,常年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與設於台北市的中華民國總統府樓頂旗桿上的國旗,並無二致。它是中華民國固有疆域,現今有效管轄的地區。我國為了突破中共限制不能使用正式國號,又可爭取進入國際貿易組織「WTO」、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等,皆權宜使用『臺、澎、金、馬』四個區域名稱,其中就包含了「馬祖」,可見「馬祖」地位之重要性。相對的也是一種忍辱負重的無奈,為的是能讓2300萬人民有個寬廣的生存空間,才能邁向好的未來。
由證「馬祖」現今的地位,不能等閒視之。吾鄉人更不可妄自菲薄,看輕自己,或作繭自縛。「馬祖」正處於兩岸間敏感的神經地帶,過去種種恩仇情懷,已然灰飛煙滅,也隨著時間的轉換,將歸建入歷史的灰燼中。後代子孫要珍惜歷史的所留下的資源,採取務實的作為,兩岸間一定要維繫和平的架構,循著前人穩重的腳印,猶如跨越雷區般的謹慎與冷靜,步步為營,走出一條自己的康莊大道,方能為子孫闢建一處生存福田。人們千萬不要輕易的撥弄這根敏感神經,要用保健自身健康高規格般的看待,讓「馬祖」永續穩健的發展下去。
故而,筆者願作一個總結:由是吾鄉地處閩海邊陲孤島,千百年來大部分人與內陸鮮少交流,居民以耕海為生,文化刺激貧乏,人際間交往皆以口語溝通,從未見諸於文字。是故,全民幾近文盲,自然對自家的地名文字符號,似乎力有未逮而無人聞問。至「馬祖」地名首由日本人將其口語與文字相結合,造成誤打誤撞之名號,且從未有人提出異議或求更正。接下來又有國軍進駐,首設戶籍人口制度與資料,並辦理學校教育等政務,進一步將「馬祖」名號予以普及化,甚至於推向國際間,終使「馬祖」因兩岸間之戰爭,而名滿天下。現今子民在如此背景下,接收當下「馬祖」名稱,耳濡目染、積非成是,自屬無心之過,將錯就錯的順勢讓此名號繼續傳承下去,恐怕也是美事一樁。唯如此與其耗費於「連江縣」與「馬祖縣」縣名無疾之爭,倒不如立即予以擱置爭議,比照現行國家政策,採取「模糊戰略」原則,只因「馬祖」已經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縣份,它的名稱叫做:「連江縣」,卻無損我熱愛、「認同」故鄉的「馬祖」。
六、縣名妥適「保持現狀」之必要性:
「馬祖」目前全縣人口,僅及於萬人之譜。惟過去縣內人口高峰期,竟也高達到數萬人之多。只因鄉里過往,總是自身扮演著戰場、民主捍衛者角色,致民生設施發展遲緩,鄉人為維繫生計,紛紛舉家遷徙,引發空前嚴重的人口外流,鄉人大都流徙於臺灣北部,使原鄉聚落,普遍有十屋九空現象,終使漁村凋敝,至今仍舊無法恢復往日漁泛榮華時的景致,為此場「臺海戰爭」所付出的犧牲代價,確實空前浩大。以目前人口數,能爭得構成一個縣政府的建制,亦是吾鄉人應有的福報也不為過。巧適近期立法院修憲剛完成,尚有「一區兩票制」與「立委席次減半至113位」條款,並於三年後正式實施。其中立委席次以全國各縣市人數的多寡,求得一個平均數為基準,用來分配應選立委數的依據。但規定每一縣份,不論人口多寡,基本上每縣必有一位立委席次。修憲甫通過,有鑑於立委席次減半,波及政治資源既得利益者之受損,竟有某些黨派立委(如台聯黨陳建銘、羅志明及民進黨蔡啟芳之流),覬覦上金、「馬」兩縣各僅一席立委席次之資源,竟然以人口偏少為由,除意欲獲取佔有外,更倡議廢縣。尤其甚者,他們一不做二不休,欲求進一步廢除掉礙其眼的我「福建省政府」,以遂其所願:正名、制憲、建國之目的。於此,事關吾鄉未來發展願景、人民福祉生死存亡之關鍵期,固有之縣名「連江縣」,已行之有年:命理學曾論斷,過去六十年間,故鄉已走過黑暗谷底期,近年在所有人民努力以赴,以及歷任縣長、立委、國代、縣級議員、鄉長民代等公僕耕耘下,似有否極泰來之運勢,風水輪流轉,此種趨勢為千古以來,顛簸不破的道理,縣運命相已趨走強,倘若無端推動所謂之「正名」,豈不十足的自殘?此種道理,咸信諸君皆懂,縣名乙節,乃屬千秋萬世之事,必需妥適維護處置,方為上策。為今之計,願臚陳下列諸端方略,俾供參照,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蔽」,用以讓本縣政務永世齊昌:
(一)「馬祖」之得名,源自「媽祖」名,為不爭之事實,故鄉里絕無「正名」之問題存在。至無論口說、文字記載「馬祖」等,既然已成名,吾人宜予尊重,惟亦需尊重歷史事實,保持現狀「連江縣政府」之名,是為最佳之選項。
(二)公投正名、改設特別行政區等方案,均有「毀縣」之虞,萬萬使不得。且用以「連江縣政府」之名,目前兩岸人士彼此交往運作順暢,均相安無事,未來更可進一步用以作為建構兩岸和平之平台,此為我全國人民所樂於見到的美事。故以維繫「連江縣政府」之名,是正確的走向,確實堪稱穩賺不賠之策。
(三)縣內人口偏少有人倡議與金門「併縣」等乙節,事關本縣政務發展命脈,亦立即予以駁斥,並應有一套有效說帖加以反制;如立縣標準,以主觀人口數為唯一選項,相對的如果要建立一個「臺灣共和國」,亦需要有人口基本數,如比照日本?美國?抑或印度?倘若依據這些國家之人口數,能建得了「臺灣共和國」嗎?如果不能如此,何以要我母縣依照臺灣省各縣人口數才能立縣?其立論是行不通的。故立縣的基礎,在於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等條件,人口只能佔有些微因素。加以法律又無明確規定一縣基本人口數。況且,金馬兩縣之存在,象徵著中華民國固有領土之治理。我母縣主事者宜儘早提出反駁,否則有如「公投正名」一樁般,積非成是。野火燒不盡,又易引發無謂混亂之口水戰。
最後特以「馬祖」之名贊曰:
馬祖好!馬祖真正好!討海養家聚落島。
東湧高!白犬地位高!四鄉五島觀光燒。
竿塘佬!兩塘同系佬!懷身絕藝倚靠老。
媽祖孝!媽祖第一孝!懿行感人天后廟。
國軍到!國家主權到!國事茫茫更誰料?
認同調!金馬不變調!泰山壓頂也難掉。
真鐵堡!北海洞中堡!鬼斧神工列國寶。
兩馬道!兩岸絲路道!經濟榮景和平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