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有權者盯上/劉枝蓮

  • 2004-09-19
傳奇不一定是人生,但人生卻一定是傳奇。
「權力」不是「只要我喜歡」就可以「為所欲為」,在生命面前,沒有人是強者。聰明的人,承認自己的權限,順服於生命;即便懷抱權力,亦懂得,不使對方受傷的厚道。
有次,參加聚會時,席上有位甫摘星的「高幹」囂張的,上告其同僚,並跋扈的說:「是學長,否則幹死他。」有智慧的陸先生避開尖銳的回答,巧妙的判定誰是誰非。本文意不在涉人是非,然「有權者」挾者「強勢」權力的標籤,動輒「整人」、「幹人」來深化其專斷獨行,心中鄙吝復生之際,也歎喟其作繭自縛的認知限制和心態行為。禪宗有句偈語:「不破初關不閉關,不破重關不住山」。有權整人的人;如何消除舊有的思惟、觀念來解凍(Unfreezing)、認同(identification)及內化(internalization)是值得深思。
 記得民國75年甫任公職,由於人事傾軋,同樣戲碼也上演過。10多年過了,雖然,也曾在其巨浪洪流淘洗下褪色,但也通過淬練而找到屬於自己天空。姑且不論,當年攀上雲梯上方者,是否已登居雲端令人稱羨?而自己雖然腳印渺小,但也跨越屬於自己的夢想。多年來,數次獨自探訪西馬拉雅山區(西藏、尼泊爾、印度、錫金……)遇見許多善知識者,法王、無數仁波切、認養喇嘛、外籍友人、經歷許多溫馨感人故事,以及將追隨竹旺財坤仁波切在青海省南欽縣的偏遠山區籌建盧普寺小學;是故,「雖然和別人跑在同一條路上,但我們可以選擇參加不同性質的競賽」。只有探尋過百年之齡神木,查訪過從岩石縫隙長出的百合花,才真正意謂著自己渺小與不足。希臘歷史學家Herodotus說:「見識非凡卻人微言輕,乃人生至苦」(The worst pain a man can suffer:to have insight into much and power over nothing)(Herodotus , 484-425bc),存在不一定合理,時世使然。阿基米德曾宣告:「給我一個地方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撐起世界」(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a lever long enough and I will move the world )好朋友,共勉之。
 記得數月前的夜晚,互不認識的兩人站在議會的樓下我們叩訪的不是八卦是非,而是探索辦公室的競逐,在你銳氣的眉眼間,流露出無奈。在事業的路上摔了跤,我知道很痛,但我要告訴你,耍賴皮沒用的,必須靠自己爬起來,走出去。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因為,我曾執著掙脫困惑過,由此理解、由此思恃,由此觀照,嘗試以一種切實的人生經驗,作為直接引線,送給你(註一)。
至於要如何避免陷入「不快樂工作」?它是很難找到答案,因為它充滿糾結的情緒,不是邏輯可以解析。但經驗告訴我,有下列幾項思維:
左腦VS右腦
 我們都知道左腦的特質是理性,著重科學系統分析,屬外顯知識;而右腦的特質是感性,著重藝術,非邏輯分析,屬內隱知識。當面臨困境時,用右腦的智慧找出不快樂的觸角,找出快樂源頭,然後利用左腦分析能力,解決問題,放下問題。在工作上更要左右腦均衡發展,才能「東混西混」。如果,真被「有權者」看上,切記!不要只想藉著左腦做事,它不會像公開宣稱的可以改善關係,而是面臨「苦幹實幹,撤職查辦」的命運。
理性V.S直觀
 理性決策的開山祖師Herbert A Simon,在1987年提出其修正觀點,除理性決策外,尚有非理性(如感性)的管理決策(Simon,1997)。其實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因為有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是故遇到不可理喻事情時,就恰時運用直觀及水平思考才能四兩撥千金,一笑置之。
目的V.S透視
 人生的目的,是個人的生命說明書,應該是心中一幅清、淨、美的願景,它的生命境界意謂著理想。而「透視」是傾聽內心深處自我,讓深處的自我甦醒。當「有權者」找上時主要不快樂的因素,是主權者操控體質不合的變因,此時,學會放下,不要將工作位置超越生命中該有的份量,找到一個正常生活的平衡值,久而久之,就能仔細透視事情的內涵,人生的目的就變得愈來愈清晰,也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自尊V.S耐心
 當你對上「有權者」時,千萬別考驗同事與朋友,施恩也無濟於事。此時,不需要透過別人,就能肯定自我。羅斯福總統曾經說過一句話:「除非經過你的首肯,否則沒有人能讓你覺得自卑」,另外,遇到不如意時要訓練以「平常心」的態度,不管事情進展如何,都能以「平靜的心情等待。」在人生的長跑競賽中,沒有輸贏問題,更沒有長紅;只是參加不同性質的競賽而已。
堅持V.S願望
 即便遇到最困難的情況,我們仍要一言一行符合心中願望,逃避是沒用,正如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放棄!」。麥當勞的創始人克勞克管理箴言:「堅持是無可取代的。才幹不能取代堅持,有才幹而失敗的人隨處可見。才華不能取代堅持,才華潢溢而庸碌一生也大有所在,堅持加上決心,才是真正的無往不利。」  
結語:
 追憶不是享受,只是情感的洶湧澎湃。年過不惑,漸漸懂得觀事觀物的同時,也學會冷靜的看待自己。投身公職不是孩提時的夢想,卻也透露多年慣性生命的景象,當眉眼間的銳氣收斂無遺時,已然不再叩訪是非與對錯。名利對我如虛擬鏡花水月。在此我奉勸「有權的人」,不要以為人性中惟有權、惟有勢,除此之外,還有天理良心,不要把事情作絕,況權力是「寄居蟹」,它是會「移動城堡」。另外,對遭遇不平的朋友,心中鄙吝復生之際,如果能忘記不幸,就是一種幸福,那麼能夠放下不平,何嘗不是解脫。西諺有云:「想要愛人,必須忘卻傷痕;想跳好舞,就要旁若無人,想要謀生,最好無欲則剛」。
 我不揣譾陋,用一種隨筆的文調,結合自己獨特人生經驗,引言中無論是循名責實或是…請見釋更寬闊的空間,理解在情理中。「心海羅盤」的一句名言:「世上人人都有一雙手,推手,拉手同是手」恩師鍾沂教授修改為「世上都有一顆心,愛心、私心全是心」為這篇劃下句點。
(註一):由於夜色昏暗,沒有記得你的容顏,如果你還在馬祖,碰到我,告訴我,讓我以招呼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