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感言與期許/林泉利

  • 2004-09-29
 看到昔日學生如劉燕楓老師等成為今年優良老師代表並接受表揚,從回首到感念,除了恭喜她之外,更想在教師節前夕,對地區老師在祝福後,說幾句話。
 個人自調台後才談以往在馬祖的「井底之蛙」日子好像虛度了、浪費了自我充實高達九年之多。所以在台北的教學環境秉持虛心求教精神一切重新來過,特別是最近兩年自告奮勇的擔任導師,在第一線扛起事多、責多、困擾多的吃力不討好工作。因為在台北的家長要求只多不少,認真在每一天的教學工作上成了第一要務,耐心、關心學生有遠比對自己家中孩子多了很多,但儘管如此,也不一定獲得討好:::至於在學術領域上的研發創新教材也是彈盡思慮的主動投入,比較今年很多旅台年長老師選擇退休或則像同一輩的陳傳貴、陳平興、侯全利及至陳天國等「校長」,晚一輩的陳君武主任正踴踴欲試,大展宏圖,自己的反省有了更多檢討空間,畢竟教育工作仍有成長空間,正因為渠等都曾經在台馬兩地奉獻過,如今有人功成身退,有人不負眾望,更上層樓,如果有機會整理他(她)們服務資料,或許可以做為地區年輕老師的好榜樣!
每年的優秀教師表揚已成了例行對老師「肯定」公事,在台北要想獲得青睞有其困難度,即以本校而言最近五年也只不過在去年有一位女老師榮膺是項表揚,今年提報了五位通通「摃龜」,像這樣競爭激烈的局面一定在地區所不能比擬的,接近二百位教師的大學校,坦白說不乏非常認真盡責的老師,有口皆碑的肯定卻不被圈選,似乎有些可惜,但他(她)們依然執著奉獻於工作崗位。每一項榮譽在地區家長眼中,名與實要相契合,換言之珍惜羽毛、鞠躬盡瘁的表現與付出或許是九二八之後的有目共睹的應有作為了。
 教育工作是清高的,是任重道遠的,在地區老師有一定地位,值此教改大幅度調整之際,「教不倦」的負責態度,「學不厭」是認真心態,當小班小校已形之有年之後,因為環境單純、因為很多老師以校為家,所以除了以清心寡欲研讀教學資料、研發創新教材外,多一些心思協助青少年生活起居及生活教育啟迪,何況有更多年輕老師遲早有一天也要到台北接受「震撼教育」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