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讓你精益求精!/吉淦

  • 2004-11-03
「面對批評的態度,將決定一個人究竟是偉大的或是渺小的」。這是英國作家戈德史密斯在《致勝之道》著作中,警告人們的一句話。在為人處世中,只要我們以理性的態度,將別人的「批評」當作是自己向上躍昇的助力,那麼,虛心接受批評,對自己的身心成長將大有益處。當我們遭到批評的時候應該這麼想:被批評的人,一定有被批評的「價值」;一個人,如果連受人批評的價值都沒有,才不會有人願意多費唇舌加以批評。
 英國名詩人拜倫的處女作《閒散的時光》出版之後,大受民眾喜愛,因此,不久就成為詩壇的閃亮新星。正當拜倫沈醉在眾人的讚美聲浪中,一家雜誌社竟然刊登一篇匿名文章,對他的私生活大加撻伐,並且把他的詩作,批評得一無是處。
 拜倫讀完這篇惡毒的謾罵文章之後,不禁怒火中燒,為了洩恨,便寫了一封措詞相當尖銳的信,回敬這家雜誌社。但是,就在他要將信寄出的時候,突然改變念頭。他告訴自己:「面對批評的最好方法,是寫出更優美的詩篇,讓他們啞口無言,而不是降低自己的層次,與他們進行無聊的謾罵。」拜倫這種面對批評的「正確信念」,使得他創造出更優秀的作品《劍俠唐璜》,最後成為名揚世界的偉大詩人!
 傳聞,麥克阿瑟將軍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辦公室門口,都掛著一句林肯總統說過的名言:「我要忍耐到最後。如果最後證明我是對的,不論別人怎麼說,我也要置之不理。如果最後證明我是錯的,即使有十個天使說我對,那也是徒然。」批評的態度,如果不是出於「正直」,而含有主觀的「成見」,那麼就會變成「惡意」的嫉妒、怨恨。既然如此,我們又何苦降低自己的層次、格調,與這些無知的偏見者進行無聊的謾罵呢?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是置之不理,以免捲入無謂的紛爭中……。
 其實,倘若以寬闊的胸襟,換個角度來面對批評的作法,如果,對方所說的是「善意」的批評,我們可以藉此期勉自己「精益求精」;如果對方所說的是「惡意」的批評,我們也不妨效法詩人拜倫的態度,努力展現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讓對方無法再批評。仔細想想,「批評」會為我們帶來好處,那麼何不樂於接受批評呢?
 朋友:其實,不論善意的批評或是惡意的批評,只要能夠以正確而健全的心態面對,都會對我們有所助益。因此,你我千萬不要因別人的批評,而改變了正確的意志;更不要因為他人的批評,而使自己產生無謂的煩惱與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