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與散/乃欣

  • 2004-11-14
我們慣聽「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這句話,這句話安慰了很多離散人,但也增加了人生的悲觀氣氛。
 人一生下來,就難逃悲歡離合的折磨,當離散之際,總免不了悲惘。學業告一段落,要離開學校、師長和同學;數年來經常歡聚一堂,如今分手,不知何日重逢(全體重聚幾乎已不可能),能不悲從中來嗎?這時候,你需要一句看得開的話,化解沉重的悲惘。「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這句話便慕然出現心頭,才體會「散」是人生之常,必須視為常情;遂能談笑風生來驅遣離情別緒。
 當人閱世較深,慣看春月秋風,對人生聚散,每成為先知先覺;當新的事業開始,朝氣蓬勃,充滿希望之時,他已經預見到總有一天要景物全非,因為「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當獲得新的友誼,歡欣雀躍時,或者情濃意密,渾然相忘時,悄然興悲;在春花漫爛時,吹起瑟瑟秋風,會無端的想起:「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散是人生之常,聚也是人生之常。
 人生活在人群裡,總要與人聚合,無論是家人朋友、同學、同事,每天總要互相語言,交流情意,換言之在人的聚合中打發時光。
 聚和散雖然都是人生之常,但是所有的聚,最後都歸於散,但所有的散,未必都能再聚。
 人生有什麼比離散後的聚合更快樂呢?「同心而離居」,那是心與身分裂的苦刑,一旦相逢如夢寐,證明希望並非虛妄,那歡樂還有邊兒嗎?
 以上是預期的聚合,有些聚合則屬於意外。久聞其名,想見其人,迄沒能如願;一旦發覺斯人就在面前,不由得驚叫:「天涯何處不相逢!」或者是故人,因故作生死別,抱定今生不相見了,突然又握手言歡,推翻所有黯淡的愁思,不免驚疑是真是假,而喜極欲泣了。在這般大悲喜的場合,越自然越好,詭譎和矯情萬萬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