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馬祖選舉/林泉利 台北新店

  • 2004-11-24
那一天曹姓同學打電話問我從台北看馬祖選情,他還問我|他要負擔多少給某一位候選人的經費奧援,因為我的另一個同學己捐了二十萬之譜,或許他的徵詢別有用意(想瞭解一下我所熟稔的候選人選情),為了不刺激對方與不太想捲入這一場紛爭,所以顧左右言他,所以勸他回馬祖選縣議員也是一個不錯的「愛馬祖」方式。因為那一夜的交換意見唐突,讓個人有感而發,以下是我幾經思慮後的想法。
 壹、馬祖政治人物要的是什麼?
 每次距離選舉不到半年,總會有一堆人要跑出爭「大位」,從縣長、立委到地方級議員、鄉代乃至村長,有些人是早有所圖,如果真的想一展長才,為民效力,其實可以接受。但如果只是因為一時心動,或被周遭同學、朋友勸進而踴踴欲試,其結果,如果沒有服務熱忱或能力不足,這對民主政治是一大「褻瀆」,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成為政治人物(民選)的有其值得光宗耀祖的驕傲,但也有其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負荷?當我們看到劉立群前縣長鞠躬盡瘁之後的離世,兩袖清風的結局,風光的在世,悲痛的往生,言猶、典型在前,為什麼還有這麼多馬祖鄉親嚮往之?
 值此馬祖在澈底轉型期,馬祖的政治人物肩負使命相形更大了,除了林火孟、林樹清兩位公職人物因為有執政黨黨籍背景,其他政治人物多少都曾因為「泛藍」色彩,因320之後在凱達格蘭前抗爭「記錄」,當扁政府是一個很會「計較」的大老板時,爭取中央支援是有其難處,除非有人像台東縣長徐慶元為了政治生命延續,斷然與親民黨「割袍斷義」向扁政府輸誠,否則好像對馬祖建設「不太樂觀」。既然如此,投入馬祖公職,有何好處,筆者在此很冒味的請教諸位了::::。
 有人說在馬祖當老師、公務員最輕鬆,選民代、官員更神氣,話似乎有些戲謔嘲諷,比較台北又有些「符合」,因為在台北公教人員有民代、家長監督,輿論鞭策,所以吃公家飯有其一定的辛苦,在馬祖好像沒那麼嚴肅、緊張吧!話說回來大家都很「偏安」,馬祖的進步又在那裡?如果不把格局做大,將永遠的「井底之蛙」往自己脖子套,這又太對不起民眾了,所以在這兒筆者希望有志投入今後任何一位公職選舉的鄉親,給民眾一個明確從政理念吧!畢竟參選得標,不像考取公務員、老師一樣只是個人生涯目標達到就心滿意足了。
 貳、怎樣鞭策馬祖政治人物
 或許有了議會、鄉代會、公職人員就會受到監督,但在地區大家「一團和氣」的刻板印象中,輿論的監督因為常常流於謾罵與公信力不足的網路「政治」,其效果亦然不彰,往往因此而讓政治人物看不到自己缺點,加上周遭的僚屬「與人為善」且不敢「直諫」,如果當事人又不願「自省」,怠惰就成了問政的遺憾,所以在地區民智即將大開時,居上為下的兩造官、民皆應誠實面對公共事務,為上者以「馬祖興亡」為己任,居下者則以「地區盛衰」為憂心,也唯有大家的「自覺」馬祖政治人物才會進步。
 禁得起選票檢驗,連任者是實至名歸,禁的起選民認同,挑戰者是求仁得仁。今年、明年都有選舉,任重而道的準候選人們能不加油嗎?選舉政見可以大方開支票,但一旦沒有兌現時,選民何妨不假辭色的「有話直諫」吧!讓有投票權的尊嚴做到了「維護」自己權益,因為大家都是地區的「主人」,大家有權選擇可以託付的好人呀!
 參、我反對幽靈人口的「警告」
 為了避免選舉不公,在台灣拒絕、反對、嚴禁賄選已嚴加蒐證中,但很可笑的是中央卻支票一張張的開,這種「政策買票」已到了很可恥的程度,但我們看不到陳定南部長為此表示意見及反對,顯然是執政黨以政策買票方式的「賄選」求得勝選,將何武之有?
 而在馬祖的「幽靈人口」問題已形之有年,馬祖又好像把抓「幽靈人口」當做「業績」,動輒以百人「發落」,好像勳業彪炳,其實說穿了就是「欺負人」。或許每次選後,輸的一方都會以對方「幽靈人口」比較多而主張,要求取締,其實論「動員」,大家都不要「五十步笑百步」,所以如果要「深究」,大概沒有一位候選人可倖免,如果因此而視選舉為不公平,其實也有問題。
 當對想要回馬投票的人提出恐嚇時,已經明顯傷了旅台鄉親的心,論幽靈程度,在台灣由北返南投票,一車又一車的選民,為何不見南部地檢署查緝?唯獨金馬如此「嚴苛」?柿子撿軟的吃,今天有太多在台北打拚的鄉親,就是不願意在台北投票,寧可自掏腰包回家鄉完成選賢與能,憑什麼檢察官可以「自由心證」羅織罪名?就這一點,筆者對此豈止微詞而已?比較台灣有成百上千的民眾短時間在馬祖工作,渠等如果可投票,其嚴重性可以「左右」選舉結果,這又與幽靈人口何異?干預地方選舉也莫此為甚:::目不見輿薪,只見秋毫,又豈是「荒謬」兩字形容的盡,金、馬旅台民眾與南部旅北,台灣旅美、日人士一樣有返鄉投票權利,除非渠等有人收賄賂及靠候選人提供食宿、機票的不當行為。
 走筆及此,想到三二○之後的國親有志一同吶喊「要真相」,如今卻又要爭的你死我活的,縱然高層雙方有些勸退,但地方級的「助選員」及當事人就是不賣帳,當地區有頭有臉的人士都要「選邊站」時,筆者只能說又是一個撕裂、傷害的開始,何苦呢?最後也希望雙方主事者與團隊做「君子之爭」,至於選民們投完票之後就算了,誰當選都一樣,如果為了結果而大動火氣,我只能說各位「太幼稚」了,民主不是這樣的表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