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識相知相愛到共伴一生/黃偉民

  • 2004-12-09
 認識她,是我生命另外一個春天的開始,這位既是同班同學也是信仰內的朋友,最後更成了我的終生伴侶,整個過程常讓我們覺得驚奇神奧,我常說我們之間的結合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天作之合」。
 我們是大學同班同學,又同時是天主教團契的成員,雖然我擔任團契的總幹事,她是副總幹事,但是我幹總事,她卻什麼事都不幹,因為我都忙教會的活動,她則忙學校或班級的活動,在大學期間,她有的生活圈子,而我有我的生活領域,雖然我對她印象很好,但也僅僅止於遠遠地及偷偷地欣賞,不敢有進一步的行動。畢竟像我從台灣南部到北部來讀書的孩子總是比較羞澀內向,台北的女孩子怎樣也不會去注意到那個笨拙及土裡土氣的鄉下孩子。
 大學畢業之後,我到屏東海軍陸戰隊服役,她則考上高考,任職於總統府,在一個軍中的偶然機會中,我考上了海軍總部的軍中張老師,得以到台北來服役,那時基於同學之誼,我和在台北的她有了聯絡。當我們再之相遇,這畢業後一、二年的社會成長,讓我們心志各方面邁向成熟,也知道如何珍惜一份愛情,也懂得接納愛與付出愛。
 那時再次見面的她讓我感覺成熟嫵媚而貼心,她總是不嫌棄我的笨拙與沒有信心,而且落落大方地與我分享和交談。記得我們剛再次相遇,當我向她訴說我的一輛腳踏車被偷了時,她竟然主動地提供一輛破腳踏車讓我代步,為了謝謝她,我也主動地請求在過年前為她們家大掃除,她竟然放心地讓我展現我的清掃神功,沒想到這一掃卻要清掃一輩子。
 她總是願意欣賞我的優點,鼓勵並讓我發揮我的潛能,記得我們的交往中,在一次約會,她放心地第一次讓我牽著她的手保護她過馬路,那份對我的信任與託付,我感覺到我的長大與自信。我竟然可以保護照顧一個人,我喜歡在牽手中看到她的快樂與滿足,她成了我這輩子最好的搭檔,最知心的摯友,我們共同預約了一輩子的牽手。
 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有一條線叫做「永不回頭線」就是兩個不同背景的男女彼此吸引,互相交談、約會,彼此的關係從陌生,到有好感、到更進一步的了解與交往,進而到彼此親密與相互歸屬,兩個人似乎再也分不開了,非得要結合不可,這時就已經走過所謂的「永不回頭線」。每一次和她見面交談結束,我送她回家,心中總有一股渴望,希望能夠更多地和她在一起,我們的關係不知不覺已從同學的關係變成彼此相依相屬,我發現我可以對很多事情豁達,但是對她的感情卻愈來愈無法豁達,我似乎愈來愈在乎她,甚至我可以放棄或犧牲自己去成全她,我想到這一輩子似乎要和這位女孩子沒完沒了,原來我們已經走過「永不回頭線」。
 在尋找屬於我的那顆石頭的人生路上,那顆石頭我已經撿在手上,我要用我最大的愛與呵護去撫摸照顧它,它會成為我生命獨一無二的鑽石。當我體會彼此的深情,而她也願意歸屬於我,讓我呵護他一輩子時,我第一次發現人與人之間竟然可以有如此無條件地的相依相屬,在我們的眼中彼此成了對方一顆最寶貴的珍珠,值得我們放棄所有的一切來擁有它。
 常有青年問我們,什麼時候是可以結婚的時機,我們會說,當你們倆人彼此深愛的關係已經超越其他的價值,包括事業、職務、房子、嗜好、才智、興趣等等此生對你十分重要的事情,而成為彼此最重要的價值時,就是可以結婚的時候了。當然我們願意彼此相愛廝守終生時,這份價值成為我們生命最重要的價值,其他的價值都成為次要的,而且還要來配合這主要的價值,這時生命原來的計畫與抉擇也都因此而需要改變,例如原來想要退伍後,計畫出國留學,也割捨了。
 在我和她準備結婚時,我們的工作分別在高雄和台北兩地,她為成全我們的愛,她做了一個一生重大的抉擇,決定要離開台北來到高雄建立我們共同的家,這為一個從小到大沒有離開過父母、一直被父母呵護長大的她而言,是多麼不容易的抉擇。我常想,是什麼樣的愛讓一個人,願意離開自己所愛的爸媽,告別朝夕相處的兄弟姊妹及放棄那一份許多人豔羨的總統府工作,奔赴一個不可未知的未來。我記得在屋上的提琴手這部電影中,一個爸爸問即將離開家鄉遠赴西伯利亞尋找未婚夫的女兒說:「為什麼你要離開你親愛的家人,離開你溫暖的家,到那遙遠而寒冷的西伯利亞呢?」女兒回答爸爸說:「因為有愛的地方就是我的家」。為了成全一份愛,我們願意割捨,唯有在生命的毅然抉擇,及豁然的割捨,才能有接著而來的另一番生命境界的展開。
 當教堂的結婚進行曲響起時,我在教堂的前端迎接她的來到,她的爸爸挽著她的手走過地毯,來到我的面前,將她的手交到我手上,在那一刻我覺得我的責任是多麼重大,因為那是整個一生的交付。
 我挽著她的手一起走到教堂的祭台前,那時她看起來美如天仙,拉著她的手,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最快樂的人,從今天開始我就能和她結為夫妻,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愛的功課,那種喜悅的感覺令人好像在做夢一樣。
 我們在教堂中舉行婚禮,整個典禮莊嚴而隆重,再加上我們許多教會的朋友為我們唱詩祝禱,他們懷著深摯的友情,從歌聲中表達他們的祝福祝賀的心意。許多親友他們第一次參與教堂的婚禮,體驗到那麼隆重而又神聖的禮儀,都深受感動。
 在婚禮中神父問新郎新娘你願意對方作你的丈夫(妻子),並許下在任何環境中,一生敬愛他、忠於他嗎?那時我記得我大聲的回答「我願意」。這三個字「我願意」對我有著特殊的意義,讓我感覺那是對對方一輩子的承諾,愛不再是情緒化或隨自己的喜好而為,而是要靠理智、意志和決心去完成。
 世上有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毫無困難地墜入愛河,但其中至少有半數以上無法持久相愛,其中最大的原因乃在於無法踐行這三個字「我願意」,兩人相愛並不就是一切,在婚姻生活中的溫馨甜美的情感,有可能因單調的例行公事、與日俱增的怨懣、外界的競爭誘惑或經濟及家庭壓力而逐漸腐蝕朽壞,唯有愛是決心的「我願意」,是美滿婚姻的鑰匙。感謝天主讓我們用一顆準備的心,去迎上婚姻生活的種種挑戰,而去享受天主為婚姻所賞賜的甜美而恆久的愛情。
 在婚禮中神父代表天主祝聖了我們,在那祝聖中,把我們的愛情和祝福融合為一,真正達到天人合一,象徵著天作之合的意義。我們並一起在天主台前宣誓:「無論環境順逆,貧賤富貴,疾病健康,我要一生扶持你、敬愛你,直到天主召叫我們回到天鄉的那一天」,這份神聖而堅貞的誓詞,銘刻在我們的心中,陪伴我們走過未來的婚姻歲月。教堂的婚禮在親友為我們獻唱的那首「愛的真諦」歌曲中,達到高潮,我們除了全心的感謝與讚美天主之外,已經無法表達我們心中的喜悅與激動了。
 再過幾天就是我與她結婚二十週年紀念了,走過二十年的婚姻生活,我們喜歡以「勿忘初衷」的心情來回顧我們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因為這段過程如同是一個幸福的帳戶,我們把相識相知相愛的一切美好存入了這一個帳戶中,每當我們在婚姻生活中有一些衝突與挫折的時候,我們就會回到這個帳戶中去提領我們當時所存入的那些美好的經驗,這些經驗幫助我們知道我們曾經是如此的相愛,何必為現在的一點意氣用事而否定了我們之間的愛,而且那份經驗幫我們更珍惜我們之間的感情,只要一回想到戀愛的種種,那種甜蜜幸福的感覺,讓我們覺得我們的結合是天主最美的結合,我們要一輩子持守這份情緣。去體會這種「勿忘初衷」是一個很棒的經驗,當我們兩人都七八十歲的時候,兩人再一起回想這段歷程,一起共唱白髮吟,那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一幅幸福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