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滿足員工的願望/石隱

  • 2005-01-04
 為什麼要滿足員工們的願望,就企業主持人說,是為了提高生產的效率;就員工說,是為了求得更好的生活;就社會說,是協調社會利益,使社會更進步、更安定。
 什麼是員工們的願望?是較高的所得,較多的福利,較短的工作時間,較好的工作環境;是企業主公正的對待員工,尊重員工;是員工之間友好相處;使工作得更有興趣,更有意義,對工作能有自己的貢獻,在工作中能發揮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且對將來有安全的保障。
 怎樣才能滿足員工們的願望?這主要靠企業主持人有新的觀念。一般的企業主持者常認為工資低,使生產的成本低;但不知較高的工資,可以雇到較好的工人,並且可以使工人願意長期留下來工作。如果給工人們適當的訓練,以改進其工作的方法,可以提高每小時的生產量,提高產品的品質,減少材料的浪費,更能充分利用機器和工具的生產力,間接使產品的成本降低。因此,高工資和低成本,是可以同時實現的,只要在管理及生產方法上加以研究改進,就可以達到。尤其因為生活水準的逐漸提高,工資跟著提高是不可避免的事,未來工業人口逐漸增多,要使內銷的貨品有廣大的市場,必須注意工業人口增加的趨勢,並培養其購買力,才是工業發展的正途。
 除了採取適當的工資政策外,亦須注意勞工的福利,可分為積極性的與消極性的。積極性的福利是對員工生活及工作有影響的設施,如餐廳、宿舍、診療所、福利社等,可以減輕生活負擔並且能保持其體力與健康,使工作時之效率增加;消極性的福利,如郊遊、運動會、同樂晚會等康樂活動,對員工的生活及精神有適當的調劑,使在工作時體力充沛,提高興致,雖然公司耗費若干錢,但在無形之中,實際上可以獲得補償。
 為保持員工安心工作,萬一發生意外或疾病時不必有所顧慮,應參加勞工保險,並希望對老年人退休前其年齡之限制與增加給付金額,使勞工衷心長期努力工作,在年老力衰時有所依靠,並且能將年老的工人早日退出生產線,讓年輕人增加就業機會,以發揮機器設備之高度生產效率。又為配合生產技術之革新與進步,應辦理失業保險,俾使工廠能隨生產需要而調動與雇用其人力,而勞工在轉業及求職期間,在生活上有所保障。
 員工每天工作的時數,世界各國均採取八小時的工作制,且在每週給予休假二天。其目的在使其體力保持正常,使在工作時能充分發揮其體能,以使機器設備的生產達到最高峰。如果採取低工資與長期加班方式,勞工為獲得較多之薪資,必將其體力透支以求應付加班,結果不加班則勞資雙方均不能獲利。如果採取正常之工時制度,嚴格訂定生產量而發給較高工資,生產成本當不致增加,而且廠內的機器設備的壽命可以延長,電力與管理費用亦隨之降低。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以減少疲勞,注意工作環境的安全與衛生,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與增加員工的出動率,並保持其體能,其效果可以減低生產成本。因為今後工人的教育水準日益提高,對安全衛生及工作環境方面的需求,也勢必提高,為爭取優秀的工人,必須注意這一方面的願望。
 企業主持人對員工管理上的觀念和做法,將影響各級管理人員的態度,近代工廠是一個分工合作高度機械化的生產組織,故對待員工必須公正,不可偏袒自己的親戚朋友,使人人均在一致的要求下努力工作。工人如有過失或困難,應耐心聽取其陳述及意見,有好的建議,應即採納並公開予以鼓勵,使人人願為企業賣力。優秀的人才,應給予升遷,並加以適應訓練,使人人體會好人可以出頭,每個人都有前途。
 工人們日常在一起工作,彼此間自然能有感情而成為朋友,其態度、行為與言論,自必要和同伴或團體相一致,否則將為同伴所排斥。對於有領導力的員工,企業主持人應該認清其自然形成之必然性而善加利用,爭取他們的合作, 作為勞資間意見溝通的橋樑,將小團體組合成全企業的大團結,共同為提高產量和品質,減低成本及爭取市場而努力。
 近代工業常需要高度的分工,且又要求高速度的生產力,使勞工的工作單調而枯燥,工作情緒低落,為保持高度生產效率,可在分工的原則下,將工人分為若干組,每組中由工人依其專長能力自行分配作業,以共同完成一種組件或成品。在不妨害生產效率之下,酌由各組內工人自行轉換作業,以提高其工作興趣。此項辦法尚有一優點,即在該組工人內如有人缺席時,易於調動工作而不致影響作業。同時,除全部生產作業集中控制外,亦由工人自行改進及控制其作業,採取團體榮譽方式以提高品質及生產量,使工人對工作更有責任感,儘量發揮其知識及技能。
 滿足員工的願望,基本上是與企業本身不相衝突的。現代企業必須有新的管理方法,在工資、福利、工作環境、生活保障及勞資關係各方面有新的作風,在和諧合作互助的前提下,勞資協力共同追求企業的興盛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