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慣性思考與堅持/陳寶明

  • 2005-01-05
 大多數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慣性思考,唯慣性思考卻拘束了個人或團隊多元發展的空間,在此舉一則故事,說明「慣性思考」對事件發展的不利面,期望能激勵多元思考的優點,迅速有效的達成績效目標。
 有一個年輕人,他跟著老師傅上山伐木,由於賣力工作,因此他每一次都能達成預期目標;有一天,老師傅告訴年輕人,他必須自己上山伐木,年輕人第一天砍了三十株樹,老師傅聽了很高興,說:「做得很好!」
 年輕人聽了好開心,第二天,他更賣力工作,但只砍了二十五株樹;第三天,他更加努力伐樹,可是只砍了二十株樹,一直到一個月過後,他平均一天只能砍十株左右,年輕人覺得很難過,跑到老師傅那兒說自己不知該如何是好,因為自己的力氣好像越來越小了!
 老師傅遲疑了一會兒,問到:「你每天早上上山砍樹直到晚上,中途有沒有休息?」
 年輕人說:「開什麼玩笑!我每天忙著砍樹,哪有時間休息!」
 老師傅說:「你上一次磨斧頭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年輕人說:「磨斧頭?!我天天忙著砍樹,哪來的時間磨斧頭?!」
 老師傅與年輕人簡短的對話,似乎透露了這位年輕人欲振乏力,每下愈況的關鍵!
 工作之餘,短暫的休息可以增進體力的恢復;而磨光斧頭更能為工作帶來更佳的效能。可惜大多數的人未能跳脫慣性思考,仍舊堅持己見,以致身陷困境而不自知。
 前不久,一位研究所的同學E-mail一篇好文章給我,標題是「別讓自己成為北極熊!」個人覺得也可以分享大家。
 你聽過北極熊怎麼死的故事嗎?
 在北極圈裡,牠可是食物鏈的最頂層,沒有什麼天敵,但是聰明的愛斯基摩人,卻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逮捕牠。
 愛斯基摩人是怎樣辦到的?這就是上帝給人類的智慧吧!
 他們殺一隻海豹,把他的血倒進一個水桶哩,用一把兩刃的匕首倒置在血液中央,因為氣溫很低,海豹的血立即凝固,匕首就結凍在血液中,像一個超大型的冰棒,之後把冰棒倒出來,丟在雪原上就可以了。
 北極熊有一個特性:嗜血如命,這就足以害死牠了。牠的鼻子特別靈敏,可以在好幾公里之外就聞到血腥味,此時牠一定聞得到愛斯基摩人丟在雪地上的冰棒,於是牠迅速趕來覓食,大口地舔著血冰棒。
 舔吮著,舔吮著,舌頭漸漸地麻痺,但牠還是不願意放棄這樣的美食,忽然血冰棒的味道變好了,那是更新鮮的血,溫熱的血,於是牠越舔吮越起勁,原來那是牠自己的血。事實是:牠舔吮到一個程度,已經舔吮到冰棒的中央部分,匕首劃破了它的舌頭,血湧出來,但是牠的舌頭早已麻木,所以沒有感覺,但是牠的鼻子還很敏感,知道新鮮的血來了,加緊舔吮的結果就是,舌頭傷得更深,血流得更多,通通吞到自己的喉嚨裡。
 最後是北極熊失血過多,休克暈厥過去,愛斯基摩人就走過去,幾乎不必花力氣,就可以輕鬆地把牠捕獲。
 在我們生命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所抱持是錯誤的觀念和想法的話,我們也很可能是一隻北極熊;社會上有很多的人,他們長時間的工作,事業上也頗有成就,人生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賺錢,事實上他們真的也賺了很多的錢,可是他們沒有時間去花用所賺來的錢。
 他們雖然賺了很多的錢,卻失去人生更重要的東西,他們很少和家人互動,休閒生活也很少,有人在事業的高峰時,忽然健康出了問題,或身體失去自由行動能力……;美國一個週刊曾做過一項調查,針對世界百大企業的退休CEO(公司執行長),請他們填一份問卷,其中前十大企業的老闆,對其中一個問題都有相同的答覆,這個問題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你會希望什麼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
 這十位大老闆都回答了同一件事,即人生可以重來,他們一定不放過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很多人說他們一旦做決定就不會後悔,問題是他們做決定之前,若沒有想清楚到最後還是會後悔!
 讓我們現在就想清楚:你是上面所描述的那隻大北極熊嗎?你正在吸吮自己的血,享受幸福的感覺嗎?人生只有一次,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請不要當大北極熊,以生命為代價的事業,很可能最後賺得全世界,卻失去了你最寶貴的生命!
 還有一則「婚禮上一百元紙鈔」的故事:在一個婚禮(天主教儀式)上,神父在彌撒當中,用一張一百元的紙鈔作了一個比喻,神父手持一張新的百元鈔票舉起問大家「誰想要?」,沒有人出聲。
 神父又說:「不要害羞!真的,誰想要就舉手啦。」
 全場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舉手,神父又將這張百元新鈔揉成一團,再打開問:「現在還有誰想要?仍然有人舉手,但比之前差不多少了一半。」
 神父再將這張紙鈔放在地上用力踩了幾下,再撿起來打開。問大家:「那這樣子還有人要它嗎?」全場只有三、四個人舉手。
 神父請了其中一位舉手的男士上台,並把一百元紙鈔給了他,說:「這位男士是三次都舉手的。」
 當全場大笑時,神父示意大家安靜,並向新郎說:「你今天迎娶這位心愛的女士,就如同一張新版的百元鈔票,歲月加上辛勞,就如同殘破的一百元鈔票一樣,令起初寵愛的人變了心,事實上,這張一百元鈔票仍然是一百元,它的價值完全沒有改變,希望你可以像這位舉手的男士一樣,懂得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不要讓外表帶領著你走人生路啊!」
 說得真是有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多嘗試以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事情發生的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哪個角度切入;人生充滿了難題,也充滿著希望,無數的參考答案等著大家去汲取分享,但千萬不要自私的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