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警告/花木蘭

  • 2005-12-13
 朋友們的一再告誡,不是沒有認真的聽,祇是認為眉妹是這麼友善乖巧,該沒什麼敵意呀,實在不需要太緊張,於是毫無顧忌下與她說天道地,拿些零食討好她,感覺上她似乎已無戒心了,便好奇用手觸摸她鼻樑上的傷痕,冷不妨的眉妹忽然出起右勾拳打在我的鼻樑上,直覺中,鼻樑疼痛不已,剎那間感受有股濕濕熱熱的液體流出,原來是鼻子冒出鮮血:::我流鼻血啦!
 腦海中一片憤怒,一堆問號:::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我對眉妹這樣友善,為什麼她還這樣傷害我,她不是一切ok的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暴力行為及突發狀況,真有說不出的委曲,病床上想起醫生作家侯文詠也曾面對有暴力傾向的病人欲實施局部麻醉時,病人及看護已告知他有精神病,會打人,才被綁起來,但侯醫師仍堅信自己的觀察力,解開病人並打麻藥,手術一半時,病人醒來,又忘了自己是誰,身處何地,也重重打傷醫生,想到自己所碰到的「case」前一分鐘是有說有笑的,後一分鐘那厚重的拳頭在毫無預警下,往你臉上重重的一擊,真有些不甘願哪!朋友言道:「不早已告訴妳,眉妹情緒是變化多端的,妳不能用妳認為對的想法去做判斷,那是很不理智的。」
 當冷靜下來時能清楚的理出一些頭緒來,原來怒氣易使人搞錯方向,失去正確判斷力,自己站在不客觀的位置去指責別人是非,當然最常見的作法是身為護理人員的角色,常用那「理當如此」的資訊及觀念去衛教病患的思維,認為健癒患者與正常人想法該一致的,沒有何種不妥,故,一點也不在意患者的內心感受,其實不是每一樣事情的想法是「理當如此」的,認得某法師說過,不管是病人,精神疾病患者、智障者、正常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我們處理事情需要能包容及尊重人,體諒眾人的差異性,不能用自以為是,自己的個性去要求別人的想法也跟自己完全一模一樣的,這會造成很難相處,及很多誤解的。
 想到眉妹因是情緒不穩的患者,朋友也是再三的警告而我卻執意用「我很瞭解眉妹想法」的思維評估及處理事情,弄到最後被挨了一拳還埋怨對方,這才是最不應該的舉動,明明有朋友已知會妳慎重評估作法,自己卻要堅持己見的去完成,最後不但受傷,也讓自己很累,很辛苦呀!
 或許經過此次教訓,日後也懂得尊重別人所給予的意見及想法,另外在本身的工作領域裡,不可以太堅持己見,或許對方的意見是一種幫助呀!畢竟多一分善心要比多一分傷害來的更珍貴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