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內方外圓」處世之道/邱吉淦

  • 2006-03-31
 中國人講求「內方外圓」,這種為人處事的哲學是一種「內省」的態度。這不是世故或者老謀深算。事實上,「圓」是為了減少阻力,也是一種方法;而「方」為立世之本,也是原則。
 芸芸眾生在「待人處事」上,心中都有一把尺,過與不及都不好。當你為了成就絢麗的人生,所以經常需要許多合理的妥協,便是上文中所說的「圓」;當然我們不能違背良心、違背法治,以及違背自己的原則,這就是「方」。若你不學會如何以「圓」處世,往往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得焦頭爛額;而不適當的以「方」立世,你就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
 當然,即使你是一個圓融處事的人,你也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個人的理解和讚許。不過重要的是你要認清自己的價值,在得不到理解和讚許時,也無須感到沮喪。你要視反對意見為本來就有的現象,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對「世事」有自己的看法,這樣便不會因別人的誤解而失意。
 機器運轉需要加潤滑劑,搞好「人際關係」有時也需添加潤滑劑。「糊塗」就是人生中極好的潤滑劑。我們都曉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凡事都不會盡如人意,若能不事事計較,讓自己「難得糊塗」一下,那麼你的人生將會更加自在而快樂。
 「八面玲瓏」之人要讓自己變成一個很體貼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幫對方維持面子,換句話說,你要會替對方所犯的錯誤找藉口、找台階下。這種技巧很重要,對從商和開店的人來說尤是,如果應用得好,必定有助於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有時候,激烈的爭論可能會使人一時喪失理智,甚至大動干戈。到了這一步雙方免不了成為終生的敵人。因此,即使你確定對方是錯的,也不必硬是要掀對方的底,這樣做只是徒增敵人罷了,並不能使你更受歡迎。
 做一個八面玲瓏的人,並不是指處處迎合別人,而是要懂得針對每一個人的個性對症下藥;對惡人有對惡人的方式,對好人有對好人的方式,盲目的奉承不但會使自己痛苦,而且事情也不見得如你想像的順利,那麼,你該怎樣做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快樂又處處受人歡迎的人呢?這就是「世事洞明的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旨義所在,也就是說要深入理解「內方外圓」的哲理所在,只要我們能「心體身行」的潛修與作為,融會貫通其中「內方外圓」的真諦後,你在「待人處事」的功力將會成倍數增加,往後在「人際關係」上再也不會跌跌撞撞,因為你學會「圓融處事」之道矣!
 社會就像一張網,縱橫交錯結成這張網的,就是複雜的「人際關係」。惟有能駕馭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才能享受這張網所帶來的便利。當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個人無形資產的時候,不僅能搭起通往成功的橋樑,更有助於擁有幸福的人生。
 朋友,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和人際關係,我們該如何與同學、同事、親朋好友或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呢?這就要靠你的EQ和圓融的處世哲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