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向朋友抱怨,政府的文化資源獨厚台北,多少國際知名藝文表演活動,幾乎都集中在首都台北演出。即使國內的講座也都安排在台北。譬如,日前剛結束的「馬叔禮」老師【詩詞牽手,千古12巨星公益講座】每週2場3小時,共12場全都在中正紀念堂上課。馬老師的詩詞牽手系列,打從預告開始我就等待,起碼等了4、5年。偏偏馬老師的演講,遠近馳名場場滿座,連階梯地板都坐滿人。必需提早1小時以上到達現場排隊才會有座位。試算算,從我這兒開車到台北約一小時,停好車再搭計程車到中正紀念堂,再加上排隊一小時,加上課時間三小時,下課時5點多又剛巧趕上下班車潮,塞車再塞車::如此這般,舟車勞頓,一堂課幾乎耗掉一整天。即使再高的文學熱情,也會急速降溫,我只去上了兩堂課就投降。
這些牢騷大概有心人聽到了。晨起翻開報紙看到《河北文化寶島行》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竟然有安排到桃園,喜出望外。一向喜愛大陸旅遊,卻還沒到過河北,河北省對我很具吸引力。打電話給主辦單位索票(免費),預約成功後整天好心情。
說起來有愧,身為客家人【桃園客家文化館】在龍潭成立2年多了,我卻還沒去過,所以我從不敢妄言發揚母語文化。查了資料,客家文化館就在我們常去吃「石門活魚」那附近,說起石門的活魚,一年中起碼會去吃它個三五回,而文化嘛,錯身而過,真是慚愧,慚愧!週六特地提早時間出發,先參觀【桃園客家文化館】,很意外的這文化館無論外觀或館內典藏都讓人喜歡。尤其是【鍾肇政文學館】以及【鄧雨賢音樂館】這兩館讓我留連再三,看到全套38本精裝《鍾肇政文集》不斷向我微笑招手,暗自許諾另安排假期,會專程再來接受母語文化洗禮,慢慢流覽,快活觀賞。
河北簡稱「冀」,是大陸東部重要的沿海省份,環繞北京、天津,鄰近天子腳下,是供應京畿物資的大本營,也是重要的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文化,深厚的文化積澱,培育了不少世界文化名人,我們熟知的寫《竇娥冤》的關漢卿,以及寫《紅樓夢》的曹雪芹等即是。
蕭蕭易水寒,巍巍山海關;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河北,我最想去旅遊的地方首推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山海關是萬里長城起點第一關。我去過北京近郊的「居庸關」,絲路之旅的時候也去過最西的「嘉峪關」,獨缺山海關。河北還有個地方我也很想去,承德的熱河避暑山莊、外八廟以及木蘭圍場。這些耳熟能詳的熱門景點,連續劇和電影場景中經常出現。我想「木蘭圍場」應該不算旅遊景點吧,又浪漫過頭了。再來就是「唐山」,剛剛看完電影《唐山大地震》,經歷螢幕7.8級地震的震撼,讓我對唐山特別好奇,不過料想全新建築的「唐山」新城市,大概也沒啥看頭。
這次《河北文化寶島行》分「民間工藝」和「綜藝表演」兩種文化交流。民間工藝在表演廳前展覽,現場除了成品展示外,還有老師現場示範製作過程。有書法、蘆葦畫、鼻煙壺、草編工藝、剪紙藝術、木版年畫::等等。書法家陳茂才現場揮毫讓人驚嘆;蘆葦畫的一幅熊貓(團團圓圓)可愛至極;冀北很早就發展琉璃工藝,衡水鼻煙壼內畫更是獨步全國;草編工藝家王群英帶來的則是上海世博吉祥物草編海寶。主要以高粱桿為製材的永清秸稈紮刻藝術,是大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強木刻版畫緣起於宋末元初,明清時期達到最顛峰「六子爭頭」、「門神」是其代表圖案,以色彩鮮明,構圖嚴謹為最特色;蔚縣剪紙大師「高佃亮」的紙雕藝術,我收藏一套12生肖作品,剪紙具備收藏以及裝置價值,製作過程需要經過刻、染、裱等繁複過程,以神態逗趣最為討喜。
而綜藝表演,表演廳內慕名人潮座無虛席。表演節目也夠精彩,其中以京劇大師裴艷玲最讓觀眾期待。其實,我是外行看熱鬧,只能感受唱得非常精湛。大陸梅花獎是表演藝術的最高獎項,大師之名可以想像奇貨可居。最珍貴的則是「變臉」表演,四川的變臉表演以前是從不外傳的,很高興近年已漸漸開放,我們才有機會在此目睹。明知道那些臉譜是表演者手中繩子牽引更換,我們雙眼緊盯著表演者的兩手想看出端倪,可是,一晃就換張臉,一晃又換張臉,真是神奇又精彩。其他的表演就不多累述,近日的新聞有更詳盡報導。總之,這是一場豐富又飽滿的文化盛宴。
河北文化寶島行/昨夜微霜
- 201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