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隻懶惰蟲,那就是涂芷儀我啦!幼稚園到小學3年級前的我,都會主動幫阿嬤做事,阿嬤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喔!但是現在我什麼都不想做,只會玩鋼琴,連掃個地都需要姑姑拉高聲音,才會嘟著嘴巴去做;也因為這樣,當我站上體重計的時候,指針已飆過60公斤了,這就是我懶惰的最佳證明嗎?
有些人為什麼會懶惰呢?有些人為什麼會勤勞呢?又為什麼會有懶惰與勤勞的說法呢?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晚起的鳥兒沒得吃。」意思告訴我們:「勤勞的人就會有收穫,懶惰的人就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人啊!一定要付出勤勞才會有收穫。懶惰的人就是因為什麼也不想動,所以才會找一些理由來塘塞過去啊!是不是懶惰的人都會準備有很多拒絕做事的藉口呢?這樣對一個盡心盡力在做事情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耶!做事不僅累得要命,還得承擔責任;結果有些人編一堆藉口後,就逃離現實避而不見,讓惰性把自己交給張君雅的「就這樣啦!」丟給別人,反正天塌下來,又沒我的事。我想,這全都是因為在懶惰人的心裡住著一隻鴕鳥,而引發的「駝鳥心態」,我要鼓起勇氣趕快把自己心中的那隻鴕鳥踢開才好。
有一次在學校,我看到隔壁班一位男同學被老師責罵說:「你這個懶惰鬼,老師叫你拿一下掃把,你卻說沒有力氣,你連一點為大家服務的心都沒有嗎?老師要罰你兩個星期沒有下課的時間。」不懂得檢討的學生卻還默默地說:「罰就罰嗎!反正我比較喜歡待在教室看書。」滴咕一會兒後老師就叫他進教室罰站去。
上課鐘聲響了,班導師聽了剛剛責罵學生的那一位老師說明男同學的行為後,跟我們機會教育。這時我就連忙舉手說:「老師,我知道這件事。」
老師說:「好,那就請妳上來說吧!」我就把事情的真相告訴班上同學。說完時,老師就走向前來誘導地說:「對,正如涂芷儀所說的一樣。那位男同學不但懶惰,而且還講了一個非常沒有道理的理由,所以大家不能學他,學他的人我要加重處罰。」
有一天,一位家長載著小孩來上學,爸爸叫兒子去幫他拿鑰匙,但那個學生卻不幫爸爸去拿,反而搖搖頭激問說:「你吃這麼胖要減肥,所以你自己去拿。」爸爸就只好自己去拿了。竟然向爸爸說這種無禮的話,聽了讓人火冒三丈;我一面走進學校一面想剛剛那一位學生所說的每一句話,越想越生氣對班上說:「真是氣炸了…,簡直不可理解。」大家急忙問說:「到底是什麼事情讓妳這麼生氣呢?」
我回答說:「剛剛有一位同學一大早被他爸爸辛苦地載來學校進了教室,然後爸爸叫他去拿鑰匙,兒子就很白目地說:「你吃這麼胖要減肥,所以你自己去拿。」大家聽完就露出一副很錯愕的眼神,並且齊聲地說:「這麼不懂得體諒爸爸。」我也懷疑自己為什麼要生這麼大的氣?親眼看到這兩個實例,讓我明白做父母親的辛苦和不可以懶惰的道理。這樣對待長輩的行為,我們絕對不能學;像我阿嬤每天都很辛勤地為我們工作,從來什麼事都不用我們操心,所以打從心裡,我非常欣賞阿嬤的勤勞。
小時候的我,阿嬤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但現在的我一定要有人叫我做我才會去做,我也覺得這很不應該,所以我要改進,幫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為什麼我們要打掃呢?那是為了環境衛生。如果把環境打掃的乾淨,這樣別人或自己看了心情也會很好。我常聽阿嬤說:「衛生對我們的身體很重要,不但可以讓自己心情開朗,還可以享受新鮮的空氣。假如妳是一個骯髒鬼,那肯定沒有人會想跟妳玩、做朋友。但如果妳乾淨整潔,別人就不會嫌棄妳,所以我們人要學習整理環境,讓家變的亮晶晶。」我也想成為像阿嬤一樣「勤勞的人」。
回憶阿嬤的這些話,我決定從現在開始,以勤勞的心情去做每一件事,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完整,不要養成2266的習慣。我姑姑也常告訴我:「既然習慣是養成的,那麼一開始就把好的習慣培養起來,不然讓壞的習慣成為自然的動作,那時候要改掉這個壞習慣恐怕就很難喔!」小朋友請記住喔!請不要再編任何的藉口來為自己的懶惰行為做解釋,否則你會上喪失掉很多的好機會。
再回想幾天前姑姑糾正我說:「妳為什麼會這麼懶惰呢?爸爸要妳把洗衣機裡的衣服拿出去晾乾,但妳卻皺起眉頭頂嘴說:『我又不是你的女傭,為什麼事情都要叫我做呢?就喜歡使喚人,真討厭。」姑姑接著說:「洗衣機賣著老命幫妳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的,只剩妳的舉手之勞而已。妳卻不願意,還計較晾衣服的人是誰?這時,姑姑把聲音高度調低溫馨地說:『來,我們一起來讓這些濕濕的衣服享受太陽能吧!』讓它們再度服服貼貼地依畏著妳。」經姑姑的指出並委婉地勸導,我仔細想一下自己的缺點,真是懶惰的狡辯耶!我要向爸爸說:「對不起,我不應該頂嘴。」
最後姑姑講了「守株待兔的故事」的例子來提醒我。從前有一個農夫,偶然的一天,當他在一棵樹下乘涼休息時,發現從樹洞鑽出一隻兔子,正巧的是剛好在他坐的身邊,一伸手就幸運地捕捉到牠。但從那一天起他也變成了懶惰的農夫,這又怎麼說呢?他就是心存矯倖放著農地荒廢,而整天坐在樹下等待兔子的出現,不但再也沒有捉到第二隻兔子,農地也荒廢了,真是得不償失。所以這故事告訴我們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除非做事的方法錯誤,不要憑著一時的矯幸,就認為它會不斷出現。小朋友請記住「懶惰是一切失敗的開端喔!唯有勤勞才能補拙。」
誰是懶惰蟲/涂芷儀
-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