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凡四訓》的聯想/紮根教育永續會

  • 2012-05-31
 拜讀《了凡四訓—立命之學》不禁嘆服,孔先生命理學已臻化境,方能將袁了凡先生之命運,巨細靡遺算得精準無誤,「神機妙算」當之無愧也。或許讀者諸君不免又要質問:古今大有信口雌黃的江湖術士,又該如何解釋呢?答曰:此乃命理之學尚未通徹,學藝未精,非命理學之咎也。
 命理之學於古今中外,世界各國皆曾風行不輟,且經事實驗證無誤(即未來命運確實可以準確的推算出來),且代代不乏精於此術的相命之士(包括職業相士及業餘興趣研究者),可知命理學是一門經得起考驗的學問,關鍵在於學習者造詣之淺深差別而已。
 又算命者所根據的資料非常有限,僅是被推算者的生辰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時),如此簡單的資料即可精確的算出當事者一生的命運。因此我們可以如此的推論:「每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就是我們過去世所作所為(即過去世的業力),留在此生的密碼。」精通命理學者,根據此密碼,即可正確的解讀此生的命運。
 此生命運既然可以非常準確的被推算出來,根據此事實,我們可以明確的推出二個重要的結論:
 (一)生命不止現在世而已,必然有過去世的存在。
 (二)過去世和今生,必然有因果相續的關係。
 唯有這兩個條件同時具足,才有可能推算今生未來的命運,否則命運勢必無從算起。道理很簡單,因為必須根據過去,才能推算未來,如果無中生有,任憑神仙再世,亦無從算起啊!
 試想如果生命沒有過去世,僅憑父精母血的偶合,而沒有過去世的生命及其活動造作的因果業力,如此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偶發的,勢必無法正確又精準的推算。必須有三世因果的存在,才有可能推算出命運。命理之學研究得愈精通者,推算的精確度愈高,大抵不外如此。
 拜讀《了凡四訓》其餘三篇(註: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不禁要讚嘆了凡先生與孔先生相較,已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也。因為命運縱使推算得很準確,對於我們的人生乃屬於小道(術也),雖不無參考價值,然於生命本質,則無甚裨益。必須如了凡先生正確有效的改變提升人生的命運,才是值得我們傾畢生之力追求的脫胎換骨,乃至超凡入聖的真實智慧之學問。
 這正是了凡先生對後代的偉大貢獻,難怪此書後來在中國廣為流傳,被尊為「傳家之寶」;又再傳入韓國、日本廣受彼邦人士推崇。如果大家能深研此書,只要遵從改過、積善、謙德作為立身處世終身奉行的大綱;加上深信所作所為,乃至起心動念之善惡,與未來命運的福禍息息相關,作為自我反省的細目;如此必能有效淨化個人心靈乃至漸漸端正社會、國家風氣。
 又古聖先賢垂教世人的本懷,無不希望一切眾生,皆得究竟圓滿的真實受益,而一切教化的根本,又首重開啟人人本具的智慧為先。人類歷史上公認為最有智慧者之一—釋迦牟尼佛曾昭告世人:「深信三世因果的事實,就是人生智慧的開端。」
 無論是地位尊崇、富可敵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士,若不相信三世因果,以佛眼觀之,仍不免墮入邪見愚痴啊!此正是釋迦牟尼佛大慈悲大智慧的教化。如此確信,則生命無限深廣的智慧之道,從此開啟矣!
 因為影響心靈的染淨、生命的升沈,最重要的樞紐在於深信三世因果啊!誠如佛門高僧徹悟禪師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因為深信三世因果者,自能珍惜人生的順境,不會得意忘形,不生自大傲慢之心;確信只要種善因,則善果福報必然不求自得。若處人生逆境時,則反省自己當下及往昔的過失;不怨天不尤人,坦然的面對逆境。如此必然可以漸漸的帶來心靈的安寧平靜,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摒除患得患失之弊病;加上謙德保任,自然可大可久,終究必有大明心性(覺悟人人本具的圓滿智慧)之機緣成熟之時,此乃理所當然,勢所必趨也。原來甚深微妙的「心性之理」,就蘊含在平實的「因果之事」上,誠所謂「道高明,行中庸」也,此又是《了凡四訓》與大聖釋迦牟尼佛之教化暗合道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