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椹童年回憶/宇玉

  • 2012-06-25
 講到「桑」樹,它與我國的農業經濟、文化、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孟子〈梁惠王篇〉:「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描述古代農家的經濟生活概況,在五畝之大的宅旁邊空地種植桑樹,養蠶繅絲;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家,就可以穿保暖的絲綢衫了,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跟今日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再一次,吃到一粒粒熟透了的桑椹,事隔三十幾年了。多汁甘甜的桑椹好滋味,打開了塵封已久的童年快樂回憶。
 不知何時?沿著村緣的道路外邊生長著一株株的桑樹,好似一夜間變的。為什麼說不知何時?看到桑樹時,桑椹已長滿枝條,且已熟透了。在驚訝之餘,又何須去追問是誰種的。
 桑,它是落葉喬木。(辭海)載:桑的葉成卵形,有鋸齒,或分裂,或不分裂。春末開花,花小,色淡黃,穗狀花序,單性,雌雄異株,亦有同株者。桑樹的果實長橢圓形,謂之桑椹,熟則紫黑色,味甘可食。它的木材可製木器,內皮纖維可造紙,葉又為蠶之飼料,可說是具有經濟價值的樹木。
 (東觀漢記)有一則桑椹感人孝順故事:漢朝王莽之亂,發生大饑饉,人民飢餓難忍,互相格殺,煮對方屍體吃。有一個叫蔡君仲的人,他拿著桑椹異器,賊問所以。君仲曰:「黑與母,赤自食。」另,世說新語:「桑椹甘香,鴟鴞革響」之句。
 風和日麗,趁著週休二日,帶著孩子們一起走出戶外到村郊去採桑椹,全家做一趟快樂的親子之旅,重溫兒時的回憶。同時,藉著採桑椹,也讓孩子體驗老一輩的兒時生活和樂趣,知道他們的現代童年生活裡,不僅止於電動玩具而已,還有著更豐富的知性童年生活。這些童年的種種,將來都會成為珍貴且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