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交流采風活動系列報導之3-4 讓人心醉的馬祖/祁正華、黃立新

  • 2012-11-05
 沒去馬祖前,馬祖對我們來說熟悉而陌生:知道馬祖島不大、和福州淵源很深,知道有媽祖石神像、八八坑道和蠣餅。我們踏上馬祖島,看到了她沉靜的美、自然的美和人文的美,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僅僅是馬祖美麗的一角。
 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
 馬祖人說,馬祖四個鄉五個島,人不多、地不大、路不寬、不繁華,卻格外絢麗耀眼。因為馬祖是一顆閩東之珠,大大小小幾十座島嶼就是「散落在閩江口的一串珍珠」。這一顆顆明亮的珍珠,無一例外地散發著豐富多元的耀眼光芒。
 南竿是出入馬祖的主要交通門戶,是四鄉五島中最繁華熱鬧的地方,旅遊景點較多。除了著名的馬港天后宮、媽祖石神像、八八坑道,還有津沙村、鐵板等自然風光景點。南竿還有一座創意獨特、綠化和實用兼得的蔬菜公園,馬祖人在自己負責的地裡種上各種蔬菜,吃不完就運到不遠處的獅子市場去賣,這成為南竿最特別的景觀之一。
 我們從南竿乘船直奔北竿島。北竿壁山海拔298米,是馬祖地區最高的山。我們站在270多米處的觀景臺上眺望,藍天下是海水碧波,一彎海邊沙灘,熱鬧繁華的村落和街道;附近的螺山、高登島、獅嶼島、大澳山、大坵島等盡入眼底;山下濱海而建的北竿機場也成為一道別致的風景。
 站在北竿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對面福州連江的黃岐半島,從北竿島望去,黃岐島上的風力發電設施也是一道風景。導遊說,從北竿到黃岐島只要約20分鐘船程。
 為了保護瀕臨絕種的燕鷗,包括北竿、南竿等8個島嶼附近的60公頃海域被列為「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在受保護的燕鷗中,最特別、最稀有的就是黑嘴端鳳頭燕鷗。導遊說,黑嘴端鳳頭燕鷗此前被認為已經滅絕,沒想到會在馬祖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已成為馬祖人的驕傲。每年6月至8月,黑嘴端鳳頭燕鷗進入繁殖期,正是觀鳥的好時節,可惜我們此次錯過了時間。
 「許多燕鷗是在福州連江、長樂談戀愛,然後來馬祖繁育下一代。」導遊說,黑嘴端鳳頭燕鷗是「神話之鳥」,足見其珍貴。
 世界上最完整的閩東聚落保護區
 在馬祖的幾天行程中,到處可見的廟宇建築和閩東風格民居,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漁村文化加上宗教信仰,使地神、多神信仰成為馬祖的一大特色。據說,每座廟宇中都會有個「主神」,再加上共同供奉的其他神靈,一座廟內出現不同的神像,一點不稀奇。
 北竿橋仔村就是「一村八廟」。導遊說,橋仔村只有30多戶人家,廟宇卻有8座,每座廟宇裡都供著好幾尊神,是個「神比人多」的村子。
 馬祖各處的廟宇處處體現了閩東式建築特色。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閩東聚落保護區是馬祖響噹噹的金字旅遊招牌,也成為到馬祖旅遊必去的地方。
 馬祖共有津沙、芹壁、大浦、福正等4個傳統聚落保護區,我們來到馬祖最具代表性的閩東傳統聚落建築北竿芹壁村,在其中一處叫「芹壁村25號」的石屋前停下腳步。據73歲的屋主陳則棟老先生介紹,已有100多年歷史的「芹壁村25號」,其實有兩處百年石屋,一處是他父親當年建造的「德順號」雜貨店,就是如今的「芹壁村25號」和提供特色小吃的「姐妹廚房」;一處是原有的古魚寮。2010年,他和小女兒將廢棄了多年的魚寮按原貌修建,稱為「老村長的魚寮」。這兩處石屋在改建中都保留了歲月痕跡,成為芹壁村傳統聚落保護區中的典型代表。
 由於具有閩東古民居建築特色,「芹壁村25號」還成為電影《花漾》的拍攝外景地。如今,「芹壁村25號」的10個房間,常被遊客預訂一空。「在馬祖,芹壁村是馬祖聚落保存最完整的村莊,村裡的石頭房屋最有特色、最古老」。導遊介紹說,芹壁聚落有「愛琴海」美稱,人們去希臘前可以先去一趟芹壁。
 因時間關係,我們沒來得及去東引島和莒光島,但聽導遊說,東引的東湧燈塔、安東坑道、燕秀潮音,莒光的坤坵沙灘、東莒燈塔、福正聚落、大浦聚落等景點,都是馬祖有名的景點,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
 馬祖的美,一次玩不完,兩次摸不透,三次回味無窮。馬祖之旅,將成為我們人生的美妙回憶。 
 打造「慢食慢活」的樂活島
 當交流采風團一行還沉醉在馬祖這處海上桃花源的美景裡時,三天的行程卻轉眼就要結束了。10月26日,在大家返程的當天上午,縣長楊綏生在與交流采風團座談時,談起了馬祖旅遊發展的美好前景,並談及福州、馬祖兩地十年間的「兩馬」旅遊合作成果及前景。
 打造讓遊客快樂、悠閒度假的「樂活島」
 馬祖的媽祖文化、戰地風光、民俗風情和生態觀光等,每種旅遊產品都魅力無限。但有沒有一個主打的旅遊品牌,讓馬祖可以更快地走向世界?
 對此,楊綏生認為,馬祖旅遊資源很豐富,馬祖有媽祖文化,還有今年最新發現的約8000年前馬祖「亮島人」遺骸,大大增加了馬祖的魅力。各種旅遊產品都有自己的特點,呈現出一個多元的馬祖。馬祖將通過「慢食慢活」,發展休閒觀光深度旅遊,把馬祖打造成一座「樂活島」,讓遊客在馬祖快樂、悠閒地度假。
 楊綏生表示,我們考慮到馬祖的將來,就計畫要提升馬祖的遊客接待能力。比如計畫投入80億台幣,對馬祖機場進行提升改造,拉近馬祖與福州、上海及臺灣等地的距離。
 「以交通建設突破島嶼困境,讓馬祖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以文化建設充實島嶼內涵;以環境保護保持馬祖亮麗容顏;拓展旅遊觀光以活絡經濟」。這幾句話道出了楊綏生對馬祖的美好願景。楊綏生還說,目前還計畫在適當時期整合福州黃岐和馬祖兩邊的軍事遺跡遺址,聯合申報以「和平」為主題的世界文化遺產。
 早日打造兩地「一日生活旅遊圈」
 馬尾和馬祖隔海相望,最近距離只有22海里。自2001年「福州馬尾—馬祖關於加強民間交流與合作的協議」(簡稱「兩馬協議」)簽訂以來,福州和馬祖在經濟、旅遊及文化等方面展開交流合作已有11年。
 2001年1月2日,載著507名馬祖鄉親的「臺馬輪」首航馬尾。
 2001年8月2日,福州「曙光」號客輪首航馬祖,實現了「兩馬」雙向直航。
 2005年6月,福建21家旅行社獲准經營馬祖遊,與馬祖地區4家旅行社簽訂了業務合作合同,福建赴馬祖遊正式啟動。
 今年8月28日,福州居民赴台個人遊開放。
 據統計,從首航到今年上半年,「兩馬航線」共執行8744航次,運送旅客454596人次。
 馬祖觀光局局長劉德全說:「馬祖雖小,但旅遊產品較多,有宗教文化、閩東古民居、戰地風光、生態休閒旅遊等,我們希望遊客能在馬祖進行三日遊,甚至更長行程的深度遊,希望馬祖能真正成為福州的後花園。讓福州市民週末能很方便地到馬祖旅遊,早日打造福州、馬祖兩地「一日生活旅遊圈」。
 劉德全說,目前不僅要讓福州及福建居民到馬祖來旅遊,也希望大陸其他城市的遊客經福州到馬祖來旅遊,期望今後能開通多條便捷通道,促進雙方遊客的互送。
 是的,在馬祖的三天,我們都還沒看夠,還有很多民俗我們還沒體驗,還有兩地的淵源故事我們還沒聽完……我們「邂逅美麗的海上桃花源」馬祖,是生態的、綠色的馬祖,是休閒的、古樸的、獨特的馬祖。
 如果還沒聽過讓人敬仰的媽祖故事,沒到過世界上最多的軍事基地景點,沒看到過保存最完整的閩東聚落,沒聆聽到燕鷗與大海的嬉戲聲,而你又是愛生活的人、愛休閒的人、愛色彩的人,那麼一定要到馬祖去親身體驗。(全文完)
 馬祖人已伸開熱情的雙臂:「歡迎來馬祖卡蹓!」 (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