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故事/石 隱

  • 2013-05-28
 婚姻生活可以成為天堂,也可以成為枷鎖,就看您如何面對了。
 有人把婚姻比喻做一座圍城,牆裏人羨慕牆外的海闊天空;牆外人卻憧憬於牆內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一旦成了牆裏人,在現實的衝擊下,結婚變成「結昏」———結果被婚姻生活帶來的諸多煩憂搞得昏頭轉向。
 遇人不淑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男女都一樣,如果所嫁所娶非人,都是一大煩惱。常聽一些太太抱怨說:「我的老公是十足的大男人主義,凡事都要依他,家事一點也不肯幫忙,好像天生就要人侍候的大老爺。」夫妻都是上班族,回到家一樣都很累,家事理應共同分擔,更何況一起做家事還可邊做邊談天,增加生活情趣,促進彼此溝通。另有一型的丈夫恰好相反,依賴心極重,凡事沒主意,都要靠太太。這種情形固然有部分原因在於先生性格上的懦弱無能,但是也有部分原因是太太造成的。
 有些女人好勝心強,喜歡以「母性光輝」照拂先生、寵先生。凡事愛發號施令,以逞己能。至於先主方面,常聽到的怨言是,太太嬌生慣養,買菜上街都要他陪,兩個人做一件事,殊不經濟。回到家還時刻黏著他,讓他無法專注於工作事業。有的太太卻又過於獨立,教人受不了。
 認識不清
 在性觀念逐漸開放的今天,年輕男女在心智並不十分成熟之下,因偷嚐禁果而早早進入婚姻牢籠的不乏其例。他們既不甘心太早失去自由,又對愛情心存幻想,希望再談戀愛。尤其婚後才發覺兩人觀念思想迥異,無法妥協溝通,當初的結合純是一時衝動,認識不深。有些人是在失戀的極度痛苦下,倉促決定結婚,以圖報復。婚後卻又無法忘情於舊情人,讓配偶深覺得不到愛,或者活在他那個舊情人的陰影下,心中很不是滋味。更有些人到了婚後,發覺婚姻只是一副責任的枷鎖,乏味厭倦。原有的幻想破滅了,心中再也激不起一絲愛的火花。
 床第失和
 性生活是夫妻關係中必備的一環,夫婦都有權要求敦倫。不過,由於男人和女人的心理和生理不同,及應和需要互異。一般而言,女人的反應是冷若冰霜或熱情如火,常受到她對丈夫的整個感覺的影響。如果她一直不滿丈夫的行為,丈夫又不明究理,不事先解開她心中的結,經常霸王硬上弓,必然行房無趣,說太太是塊冷木頭。另方面,先生工作壓力太大,行房常不專心,草草了事,不顧慮太太的需要,技巧欠佳,妻子常達不到高潮,雙方都會逐漸性趣缺缺,不滿於性生活的不協調,頗有沮喪感。
 貌合神離
 現代文明的一個通病,就是大家都在忙,忙上班、忙下班、忙這忙那。人人追求成就或名利權勢,家成了旅館。或者夫婦個性不合,話不投機半句多,彼此避免照面。雖說是終身伴侶,卻如同陌路、貌合神離。
 有位老太太,她的子女都很成材,個個留學滯居國外,先生是某公司裏的高級主管,收入頗豐,也有紅粉佳人不計名份,願意伴隨他,回家的時間很少。她獨自一人守著一個大房子,經常整天沒人說話,遇到鄰居肯聽她說話的,她常老淚縱橫,說個沒完,是個表面上令人稱羨,內心裏十分孤獨的老者。
 其實,夫婦如果有共同體認,無論多忙,都要記得對方的存在。設法抽空陪伴,例如,少兼點差;偶而陪太太上館子逛街;替內向的配偶安排活動;鼓勵他陪你出去。這些都能令生活更具情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婚前婚後個性大致一樣,不要奢望配偶有多大改變。你只能設法讓不協調處降至最低,不讓彼此距離更遠、更陌生。
 經濟爭奪
 戀愛中的人是不大重實際的,花誰的錢都一樣,甚至還願意拿錢給心愛的人。結婚後就不一樣了,親兄弟還要明算帳,更何況是兩個本來是毫無瓜葛的人,於是各懷鬼胎,都希望經濟問題的處理有利於自己。處理方式也就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性格差異
 雖說一個銅板不響,但是很多例子卻顯示,不幸福的婚姻起因於夫妻一方個性上的缺點,或者心理有病,是他咎由自取,與配偶無關。報上登載過,有位罹患憂鬱症的太太,因細故殘殺骨肉,酗酒成性的丈夫,兇性大發,動輒毆打妻小,不顧家計,結局當然是個破碎的家庭。有的女人過於邋遢,自己蓬頭垢面,家裏像個豬窩。有的男人過於挑剔,娘娘腔。有的人有嚴重潔癖,什麼東西都要消毒,和這些人朝夕相處也真夠你受的了,非有超凡入聖的修養工夫不可。一般凡夫俗子只有及早開溜,結束婚姻了。
 相互猜疑
 吃醋並非女人的專利,男人愛吃醋者大有人在。太太若晚回家,他就要問長問短,非要太太把行蹤交代一清二楚才肯罷休,太太再加打扮,塗粉抹香水,他的疑心也就更大。反之,先生沒按時下班回家,或者衣服沾點口紅,太太就要疑神疑鬼。有人說,不吃醋表示不愛,會吃醋表示很在乎,究其心理,實是害怕失去,缺乏安全感。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有信心,不怕沒人要,更不怕別人跑。因此,你的配偶若是個猜疑心重又愛吃醋的人,你不能順著他,事事都要依他,向他交代清楚,這只會加重他的疑心病,等於證明他吃醋有理,鼓勵他瞎猜疑。相反的,你應幫助他認清自己,培養自信,從心理建設著手。太過嚴重時,得建議他看心理醫生。人都有隱私權,夫妻適度坦誠固然應該,若保持距離,需要保有某種隱私,才能使關係維持和諧時,你不必為了怕對方吃醋猜疑而無所不言。
 勇敢面對障礙暗礁•重拾美滿婚姻生活
 婚姻生活煩惱多,俗話說:「恩愛夫妻不到老」,沒有波浪起伏的婚姻世上少有。當婚姻路上亮起紅燈時,雙方應當停下腳步,冷靜地檢視一下婚姻表上,何處有了差池,提起勇氣改變現狀,不要因為怕對方生氣、怕有內疚感、怕對方動粗、怕經濟來源斷絕、或者怕傷到無辜的孩子,而繼續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讓不合理的現象持續下去。結果得不到對方的尊重和愛,自怨又自艾,生活還是不快樂。
 明智的方法是,先平心靜氣找他談,讓他知道你的看法和感覺,看他能否妥協。如果「坐而言」行不通,你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放棄對抗,維持現狀,一是採用另一種策略———採取行動。如果你要另一半改變,自己就要先改變。他如果還是處變不驚,不肯妥協,只好訴諸罷工,直到有結果為止。通常較不在乎的一方會得到最後勝利。不過,是否真不在乎,得等到採取行動了才見分曉。最佳的溝通方式最後還是透過行動,當然開始時,要先用語言,若是成年累月的冷戰,互相口誅,影響到孩子,仍然無濟於事,訴諸行動或許能以短痛換長痛,未來還有重拾美滿婚姻生活的希望。
 現代人的婚期已不再是單純兩人之間的事了,促成離異的因素經常是剪不斷、理還亂。但是婚姻的路上難保沒有障礙暗礁。如何用智慧的手予以剷除,使得琴瑟和諧,是兩個人共同的工作。
 治療害羞
 「怕羞不是天生的。」心理學家解釋,怕羞是後天學來的感情表現。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李斯博士認為日常生活中的不愉快,多半是由於一些錯誤的心理引起的,如能對這種心理稍加留意,許多不愉快的局面就可以避免了。怕羞就是由於這種錯誤心理在作祟。
 怕羞的人總存有兩種潛意識,假定:
 1、但願大家都喜歡我,不然就是我太糟糕了。
 2、我千萬不能出錯,否則就成為人家的笑柄了。
 這種念頭通常懸在幼年時,父母對他要求太苛所致。漸漸形成一種自我成見,貽害終身。所以,要消除怕羞的心理,就必須從這兩種錯誤的假定上著手。如果你是比較怕羞的人,那麼在下次因事感到難為情或手足無措時,就立刻問自己:「到底我怕的是什麼?」花點時間去想想,就不難發現病的所在。既知癥結,就可設法對症下藥。
 在第一種「願天下人都喜歡我」的心理下,反問自己:「如果某人不喜歡我,我就真的一文不值?」當然,這是荒謬無稽的。即使某人對你不良印象,又何足輕重!
 第二種「怕做錯的心理」,較前者更為有害。其實誰能無錯。人是由錯誤中學習的。怕羞的人以為別人都是有成就完美的。但是,錯誤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緊接著應打破惡性循環的桎梏。由於這些不正確的心理假定,導致神經緊張,於是引起舉止失措,進退維谷,對付這種惡性循環,祇有拿出決心,在應進退之前,先設法克服潛意識中的錯誤心理。這方法只要多加練習,假以時日,必會有極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