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位於福建閩江口外的馬祖列島,歸屬於中華民國國境中,居最北端的國土,它的縣名叫連江縣,目前常住人口數僅約5000多人,是中華民國最迷你型的小縣。其住民互相溝通的母語,係傳承自福建閩東文化的福州方言。
眾所周知,漢語方言通常分八大方言區塊,每個方言區內又再分為若干個小片、小小片等。八大方言區塊又可以歸為三個更大的方言群;一是北方方言群,分布於黃河流域。二是中原方言群,分布於長江流域。三是南方方言群,分布於東南沿海及珠江流域。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福州話是閩東方言的代表方言,也是屬於南方方言群內中,最具有舉足輕重代表性的閩方言的語種。
從福建省方言區塊來分,馬祖母語則歸屬閩東方言。古早來到馬祖的人們,鮮少能夠識點漢字,可是卻能說出一口純正、流利的馬祖話。惟以目前國家語言政策氛圍,馬祖方言相對於我國內主要的幾種語言中,應居於最弱勢的語言,並且恐有瀕危絕響的語言危機。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中央政府輕佻、忽視馬祖話同屬國家語言之列,卻無國家語言應有的不平等位階對待。另一方面國內研究馬祖話母語語言、語音學等學者、專家鳳毛麟角、微不足道所致。諸如教育部「母語數位學習網」,先是將馬祖話歸併在「台語」類別內,經筆者三番兩次去電國教署要求從「台語」類獨立出來,幾經延宕,近日翻開該站,才將馬祖話從「台語」分離出,把它列在「其他語言別」中。雖則進了一步,卻是不甘不脆。筆者以為網站首頁有「台語」(含金門語)、「原住民語」(含八種原民語)、「客家語」,竟然將「馬祖語」隱沒入「其他語言別」中。可見教育部主事者一開始皆未將馬祖母語列為國家語言類內,往後馬祖母語的前途堪虞可想而知了!
職是之故,拯救、保存瀕危弱勢母語—馬祖話(福州方言),僅只端靠民間團體或個人部分,來進行搜集、採摘、田野調查、專題研究等方式,從事馬祖話文字、語音與數位運用等學術性的研究,以彌補中央政府的不足。
筆者就是一例,並且近期工作頗有進展,如注音符號拼注母語音均有突破性的進展;聲符中「万、 、丌」三音,北京話不採用,福州話皆能派上用場。韻符中增列「ㄜ」為「開口呼」與「ㄧ、ㄨ、ㄩ」並列為「介音」。另增一個「(ㄨㄛㄥ)」的「合口呼」韻型。有關聲調部分,「平分陰陽,入派三聲」古有名家、學者主張的「注音符號的四聲」為依歸等;無論與馬祖話語音實務中的音值、音素、學理等,已建構牢不可破的學術性系統基礎,
將於年內舉辦一次「馬祖方言(福州話)聲、韻、調運用於母語實務教學學術研討(習)會」,期以保存、傳遞及創新之目的,俾讓馬祖鄉親之馬祖話母語永續流傳為宗旨。今先摘錄部份馬祖話字音讀列表如下,以饗讀者:
失落的馬祖福州話母語/陳儀宇
- 20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