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我的眼神不自覺地溜向漫畫區的書櫃,只見兩位中小學生,坐在狹窄的過道上,專心閱讀手中的漫畫。此時正好有一位婦女想要過去,才剛跨出腳卻又縮了回來,轉向下一個走道。
我的視線轉回眼前的女子,只見她的眼神飄忽,手中的書才翻兩頁立即又放回及腰的新書陳列桌上,不時還瞟向店門外-電影院的方向。我猜她大概是約了人,打算一起去看電影吧!
這時,自動門滑開,閃了進來,又是一位髮色近白的熟齡男子。當他走近一些時,我才看清,他的五官像是一張捏皺的牛皮紙,看來有些古怪似是以前布袋戲裡的「怪老子」。不過,真正令我好奇的是,他那一身實在不怎麼協調的穿搭,他的上半身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條紋POLO衫,雖然皺了,倒還算是正常,但是他的下半身可就奇了,過膝的七分褲,配上一雙完全不相襯的黑白橫紋高統襪,還有很潮似乎是只有年輕人才會穿的螢光帶球鞋,醒目卻也是突兀,讓人很難忽略他的存在。他在書店裡四下游走,也沒見他拿起桌上的書來讀,所以他大概不是來看書或買書吧!或許只是進來吹吹冷氣,抵擋戶外三十度左右、已經不算是聖嬰高溫的夏末氣溫。
主題陳列書桌上有一本新書,因為書名引起我的注意,所以從堆疊整齊的書海中撈起,貼近眼鏡,書衣上大大的標題立即映入眼簾,「文青」似的文句讓我想起了網路上調侃這類人的文章,所以不禁笑了。
書店的後方是文創商品的展售區,這是我閒逛書店時最常流連的區域。現時,展區依不同的商品種類畫分成幾個專區,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懷舊的木製玩具;一塊塊修飾圓潤,沒有上漆的原木,仿古成早年的童玩,放在掌心,來回摩挲,那種微刺的觸感,讓我想起閱讀馬奎斯的小說的感覺。「手中把玩,不是失去生命的頑木,而是來回切削,已經數十來年的幸福記憶」,當腦中不自覺浮現這樣的文句時,我又笑了。另外一項我有興趣的商品是厚紙製,雕花鏤空的紙書籤,只是這樣的書籤,精緻有餘,但是似乎只適合賞玩,實用價值還是比不上老式的紙書籤。
逛到書寫用筆區時,一支仿古作舊的銅色路燈又引起我的關注,仔細一看,原來那是一支原子筆,底下的燈座就是筆座,看板說明,路燈上的透明燈罩裡鑲嵌LED燈,可以發出黃白兩色的燈光,我試著按下開關,卻發現那支展示品已經損壞,無法照亮早已消逝的時光。放回原子筆時,心生一種失落感,同時摻雜些許的遭人欺騙的感覺,畢竟塑膠上色就是仿不出那份握在手裡沈甸甸的質感,彷彿有種看完一場懷舊電影後若有所失的悵然。
現時,似乎每間書店的文具區總會畫出一塊3C產品區,這間書店也不例外,不過它的主力商品卻是耳機。數十個耳塞式的耳機,成行成列地鎖鍊在背後的壁板上,一旁附店長誠摯的說明:「因為這類商品的失竊率過高,因此不得已而為之」云云。聽說,書店經營中獲利率最高的商品來自文具,但是也最容易遭竊,因此實在怪不得店家如此作為了。
筆墨用品區的轉角,有位中年大叔在品筆,正好擋住我的去路。只見他,上身是一件白色的「吊角仔」,肩帶底下微露兩塊大胸肌,短褲底下是一雙粗壯的腿,足趿老式的夾腳拖,我猜他平日大概有健身的習慣,如果時光倒回某個年代,他應該可以算是當時的型男吧!這一區的文具我算熟,加上這一次也沒有特別想要購買的文具,所以決定逕向下一個,也是書店最深處的過道。
終於到底,右手邊是一個櫃台,平日並不是用來結帳,偶見店員鎮守,實在不明白它的功能為何?櫃台上有個黑白的監視螢幕,匆匆一瞥,螢幕上細分為 五六個分割畫面,監控書店裡的每個角落,可惜我的眼力不夠好,不然一定會瞧見一位髮鬢已經見白、不專心看書,只顧流覽風景的人。(待續)
悠閒的 ∼周末午後的書店風景/敖古仁
- 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