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格的炸雞小吃/答啟

  • 2018-03-12
  鹽酥雞和雞排是台灣風行的炸雞類食物,可以當成配餐,也可以做為點心,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幾乎到處都能見到賣鹽酥雞、雞排的攤位,而排隊的人潮總是不間斷,大家會被酥炸的香味吸引,享受咀嚼鮮嫩雞肉的口感。事實上,雞排也變成一種台灣特色,經常做為賭注或還願的獎品,像是球迷為了支持喜愛的球隊,便在網路下戰帖,只要球隊獲勝,便會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提供一定數量的雞排,發誓者往往會樂於執行,因為自己也是雞排的愛好者,可以與大家同樂。也因為鹽酥雞、雞排的市場接受度,這變成個人創業的優先選項,熱騰騰的酥炸雞肉,是台灣庶民生活的寫照,同時也促進了整個經濟體系的運作。
 為什麼鹽酥雞和雞排能成為國民美食?這要追溯到1980年代,當時台灣正好引進了麥當勞、肯德基等西方速食餐飲,這些速食推出的炸雞塊、美式炸雞頗受好評,此外,美國也正在努力推廣沙拉油,大幅降低價格,而台灣的養雞協會,正苦於大量的雞胸肉無法找到銷售地,因為台灣民眾的接受度並不高,大家比較偏好吃雞腿、雞翅,對於雞胸肉興致缺缺。這些因素的聚集,讓養雞協會找到一個突破的方法,那就是將雞胸肉做成炸物,加上特製的醬料,就成為鹽酥雞和雞排。這樣的改變,的確得到不錯的迴響,而雞肉的換肉率高、食用油成本低,是攤商創業時會考慮的選項。除了成本因素外,雞肉並不像豬肉、牛肉,會有宗教上的食用限制,接受度是最高的。人們對於油炸物,一向都是無法抵抗,而攤商不斷的研發配方,推出各種口味的雞排,也能提高食客購買的慾望,台灣的環境,正好塑造了鹽酥雞與雞排的飲食文化。
 寒冬過境,若能在深夜咬著一片香酥多汁的冒煙雞排,也是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