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較與比較/涂美珠

  • 2019-01-25
 大家皆勸人不要計較,以和為貴,吃點虧沒關係啦!亦常聽聞:做人不要太計較,凡事不要計較;其實,講這話的人常常是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一面打著勸別人不要計較的旗子,真要臨到自己頭上,那付嘴臉可讓人不敢恭維。說真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並不用太過在意,人一生的得失就像是手中握的沙子,只有以不計較的心態攤開手掌,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
 做人,贏在格局,輸在計較!這需要寬容與大量呀!人生若真要計較和比較,又何止在眼前這個人或職場工作這個面向?更重要的是,當其他人發現你跟某人有「瑜亮之爭」時,未必會因此站在你這邊,反而會留給別人操弄、挑釁的機會。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計較會毀了一切,計較會在人的內心角落蔓延很多的心眼;人的一生都在計較,都計較一生了,還是沒有結局,沒完沒了啦!
 羅曼羅蘭:「一個快樂的人不是由於他擁有的多,而是由於他計較的少,太過計較得失的人,就會常常覺得自己被虧待;當一個人總覺得自己被虧待的時候,他是不會快樂的。」
 阿拉伯名言:「只要你不計較得失,人生還有什麼」只要你不計較得失的話,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想辦法克服突圍的?也就是還有什麼讓你自己在意、心慌、恐懼、不安而裹足不能前行的呢?
 「計較」原意是「較量、爭論」,比較、斤斤計較。計較,是人性的缺點,它讓我們失去太多寶貴的東西。不計較是一種態度,決定人一生的命運!因為計較而讓人自己的個性定型了,也就是成了習慣。比如有些人很小氣,往往從一個小動作就可以看出,每次打電話,都是響一聲就掛了,意思是讓對方打過去,一想到這些小事,心裡就會告訴自己,不要再說了,「計較不完啦!」
 愛比較、愛計較在人的心裡是一種很難擺脫的毒素,大多數的人都深受其苦,但卻很難跳脫,甚至到臨死前還在想著誰欠我多少,還在比較著我贏了誰多少,永遠不肯罷休。
 人活著會有數不清的欲望,欲望多了,漸漸會欲求不滿,最後就演變成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明目張膽、大言不慚地去傷害別人;如果我們凡事不與人計較,便不會有口角,也不會勾心鬥角,這是不是很難呢?
 我一個學生這樣回顧自己。小時候,總是計較自己做的家事比弟弟多,計較媽媽爸爸總是對弟弟比較好,甚至計較為什麼我要比弟弟早出生,計較這個計較那個,但這樣真的就可以改變現實嗎?答案是「不可以」!現在回過頭去看小時候的那些行為,只會覺得自己很不懂事,但,我很開心,因為小時候的「計較」,再透過父母給我的警惕,讓我長大後更加了解,人啊!不要只會計較。
 從專一到專五現在,要說我從來不計較,從來沒有心理不平衡,那是不可能的。我會想,為什麼我為了大家做這麼多,別人卻不能給我一點回饋,為什麼這麼盡力了,別人卻還是用一個很不友善的眼光看待我,但…我都只是心裡這樣想,我還是會把這些情緒吞到肚子裡,然後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只要知道我是在服務大家,沒有好的回饋又如何呢?沒有人看見我的付出又如何呢?總有一天,我的這些付出就都會有收穫的。」
 開始實習後,我才發現,這幾年的磨練,是真的打從心裡在調整自己的心態。我不在意實習單位把我擺在什麼樣的位置上,我也不去想,我想要在什麼樣的位置上,我只告訴自己,不論在哪裡,我都是在學習,我只要盡力將我負責的事情完成,努力將主管教導我的事情熟悉,就可以了。
 最近,實習單位有一個姐姐跟我說,她會選擇我,讓我跟在她旁邊一起進課程帶課,是因為她很喜歡我的「願意學習」,還有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她告訴我,當初她對我及我另一個同學都不熟悉,所以她只能從平時的觀察去選擇要帶誰進課程,她告訴我,另一個同學在做事時很明顯就會有計較,還有嫉妒的心態,但是我給她的感覺就是,只要是別人給我的任務,就算只是去郵局寄信,我也很願意去做,新的東西,我也願意去學習。
 近日,也要開始準備二技的一些資料,我發現這五年來協助老師或是服務學習所累積的經驗,可以讓我的書面資料很多采多姿,這些都是沒有走到最後不會看見的收穫。
 如果不是前面的那些經驗累積,心想,自己也會是個很容易就眼紅別人的人吧!但有一句話說:「不要以為只要重要時刻認真就好,旁人都會從平常的行為去觀察一個人」,我真的覺得這句話提醒了我很多,不是說要刻意隱瞞自己會計較或嫉妒的心態,而是從平時去慢慢地調整,別人不會看重要時刻自己的表現,他們看的是平時的自己是如何表現的,或許只是一個心態,感覺對自己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日子久了就會知道這其中的差異。
 我認為在跟別人說不要計較的時候,其實是在心中想者不要讓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產生有任何負面的影響,或是讓自己的潛在利益受到損害;所以我認為有部分的人對對方說不要計較時,是站在利益的方面去說的,但還是有單純只是不想傷害跟對方的關係的想法,跟朋友之間是不想去造成過多的傷害與隔閡導致關係破裂;夫妻之間大概是不想造成日後生活中會產生的尷尬關係,我自己則是站在後者希望說彼此之間的關係不要因此而有損傷,不管對方是不是這樣想的,希望世界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