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截至107年12月,連江縣的各類電信建設大致已臻完備,市話用戶與人口比率超過百分之百;行動電話用戶數與人口比率,更超過百分之一百二十;寬頻網路不僅突破到無處不在,且幾乎都能飆到100MG的光世代高速頻寬。今天馬祖各類電信的需求已漸飽和。若未來能在兩岸通信市場中掌握到機會,爭取兩岸通信經由現有的三條海底光纜,彙轉接國際通信到中國大陸,馬祖電信才有發展的遠景。也唯有寄望此一願景才能帶動全縣各項建設啟動,進而刺激各個行業繁榮,馬祖的各項建設才有實質意義。畢竟交通為一切建設之母,電信建設為交通建設之尖端,亦為開化民智,縮短距離的最佳工具,因為電信是無遠弗屆的。
馬祖電信最初成立於民國61年六月1日,並非是一個正式的電信局組織編制,當時是一個體制外的臨時機構,稱為「電信代辦處」。至到民國75年8月8日,才正式納編改制為馬祖電信局。首任局長邵文溪、次任局長謝隆信78年到職、第三任局長徐維忠80年到職、第四任局長謝宗雄83年到職、第五任為地區青年筆者於86年到職,因電信局於85年8月改制為公司。因此,第五任以後電信局變成服務中心,首長改稱主任,於89年升格為營運處後,首長職稱改為經理,後又於103年配合全國營運處經理職稱統一改為總經理。
馬祖營運處設有總經理一人,下轄有綜合管理課,業務及工務兩股,另外在各鄉設有南竿、北竿、莒光及東引4個服務中心。機線設備逐年增加,但員工人數卻逐年減少,從75年成立電信局時的57人,降到今天的38人,另外還有8位宏華員工。
馬祖電信從民國61年6月開始開放國內電報,每年營收不足新台幣百萬元。到81年開放對台長途直撥電話後,每年營收就增到新台幣一億二仟萬以上,最高是92年的2億5仟多萬元,目前每年營收約在1億8仟萬左右。但由於台馬3條海纜及各離島間8條海纜的高額建設成本和維護費用,再加上歷年不計成本投入的各項建設經費,實際上現在每年約虧損5-7仟萬左右,視海纜被破壞的次數而增減,海纜每次搶修費用約新台幣1500萬元。
目前市內電話用戶數約為5000戶、行動電話用戶數為約11,000戶、公用電話共250部、寬頻用戶數為2500戶,MOD數位電視800餘戶,並分別在馬祖四鄉五島設有五個服務中心窗口。
後記
個人從民國62年1月進到馬祖電信工作的職場,民國68年1月因考上電信特考而離開馬祖到台北長途局報到上班。前後在台灣歷經了18年,在長官的愛護之下,於民國86年1月29日回到馬祖工作。記得辦完交接典禮之後的當天,謝宗雄主任拿了一串鑰匙交給我,只說一句話「你自己慢慢去瞭解,有問題再打電話給我」之後,就急急忙忙的趕去搭飛機到台北報到履新。而我在當晚打開辦公室所有的櫃子,逐一的翻閱文件,讓我感到吃驚的事,一大堆的市話待裝戶,超過了300件以上,甚至連近在百公尺的酒廠和中隴都缺線,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當下也讓我有了要把馬祖的電信建設起來的堅定念頭。
第二天,我召集了南竿的主管進行瞭解原因後,我開始親自規劃要推動電信地下化的工程,積極陳報公文向台灣爭取經費,也因為我曾有在台灣歷練工作的機會,所以爭取建設經費並沒有遇到困難。為了讓自己能快速進入狀況,我主動到機房參加值班,向同仁學習TAICOM-5交換機、測量台、MDF架打線、海纜、微波、傳輸等等設備運作的方式和原理、以及各類機械儀器的操作使用。我並親自帶領同仁,赤手空拳用人力拖拉的方式去佈放電纜,有一次在四維村佈纜,林盛松開著5.8噸的卡車在前面拉,而我站在手孔邊指揮大家一起喊拉電纜,沒想到拖電纜的繩子突然斷了,反彈回來直接刷過我的腿邊,把我寬鬆的褲管刮破一個大洞,真是媽祖保佑,不然當時若打在腳上,我可能當場就掛了,因為當年沒有緊急醫療後送的直升機,現在想起還真有點恐怖。
我也發現馬祖電信組織的編制小的不合常理,更發現同仁的學歷和資位低的根本不可能未來能接掌我的位階。我開始默默觀察幾位年青的同仁,鼓勵他們到空專進修,我也親自下場指導並鼓勵他們如何準備公司內部的升資考試。很幸運的在民國88年的升資考試,馬祖有16位同仁參加,竟然考上了9位,其中佐級和員級各有一位榜首在馬祖,真是難能可貴。後來我也發現同仁都不敢碰電腦,甚至連基本的PE2、漢書等文書處理都不懂,我也鼓勵同仁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參加我自己組裝的幾台電腦共同學習,後來我還規定所有報告不准用手寫,一律要用打字的稿件送交,逼的同仁不得不主動參加。我也為了讓同仁能學會操作網際網路和發送e-mail,並自行利用晚上時間開班授課。這些措施當時還受到很大的反彈,我在背後也聽到有人批評我說是,「以前台灣人都不管,現在馬祖人當家卻欺侮馬祖人」,當時我只在心裡想著,日久自見人心。
民國87年8月呂學錦總經理到馬祖視察,時任連江縣長的劉立群故縣長,親自陪同搭船到東引參訪,因此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係,為日後爭取電信建設有莫大的助益。當時我也有感於自己是馬祖第一個電信人,如果我也和其他台調主任一樣,幹滿任期就升遷走人,那就與我想回家鄉為馬祖貢獻電信的志趣相違背。因此,我就大膽向呂總經理報告我要長留馬祖的想法,呂總感到很詫疑,反問我說你這麼年青,以後還有很好的前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告訴呂總說,我是馬祖人,連我都不想留下為馬祖電信付出,那怎能冀望台灣的人到馬祖來建設呢?呂總當下就告訴我說,他一定會支持我,只要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隨時打電話給他,也因此往後的馬祖各項電信建設,都能夠順利推動,故劉縣長的廣結善緣功不可歿。
在最後,我除了要特別感謝和我共同為馬祖電信付出一生的這些馬祖老兵弟兄們,沒有他們堅守岡位的努力,沒有他們任勞任怨的守著家鄉,馬祖電信不會有今天的成果。另外我更要感謝公司歷任董事長、總經理暨北分和行動分公司,以及基隆營運處所有長官,對馬祖特別的關照與支持。當然,馬祖歷任連江縣的縣長和立法委員及地方各級首長、民代,縣府的相關局處長等,對各項電信建設的協助與配合,也是促成馬祖電信較之台灣毫不遜色的重要關鍵。尤其陳雪生在縣長及立委任內,全力推動電信大樓的興建,和爭取組織架構的合理化提升,以及年青新人力的招募更是居功厥偉。可以說,假若沒有陳雪生立委的認同與積極直接爭取,現在南竿新的電信大樓,組織架構的合理化和新人力的招募,以及光世代智慧城市的建構,到今天都可能還在紙上談兵、文書作業的階段。
大清乾隆皇下江南途中,曾問高僧法磐:「長江中來來往往這麼多船,一天到底要通過幾條船?」,高僧法磐言道:「只有2條船,一條為名,一條為利」。我個人認為,任何職務不是權力也不是名位,是你個人服務大眾的機會,重要的是,你在這個職務上,能留下什麼值得讓人懷念尊敬的東西?因為再高的職位,終有下台的一天,當你退休後一切就都歸零了。我從事電信工作前後共47年7個月,等於是這一輩子都和電信為伍,除了在台灣18年外,其餘都在馬祖家鄉服務。如今退休在即,我除存有對長官懷有感恩的心之外,更有著滿滿的自我成就感,畢竟,我年少輕狂的理想,完全在馬祖工作中實現了,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最後,祈願我和家母一向虔誠信仰又靈驗的媽祖,能永續保佑馬祖,讓馬祖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平安、健康,快快樂樂的生活在這個,沒有地震、沒有水災,颱風來了都會有媽祖庇佑而轉向的福島,祝願天佑馬祖。(全文完)
馬祖電信47年建設發展記實/劉秋華
- 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