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針對馬祖各界積極爭取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營運,北竿各級民代、鄉、村長已表達支持的立場,但必須在南北航班規劃上有合理的配置,以現有馬祖兩座機場的規模及設備來看,均衡南北的班次才有可能帶來良性循環,也符合政府城鄉均衡發展的原則。
今年因為主客觀因素的配合,馬祖旅遊人數可望創新高,而且漲幅驚人,因為機位供量不足,於是爭取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的聲浪日益高漲,立榮一家經營馬祖固然是造成目前空運交通許多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認,南北機場的條件不佳才是問題最終的癥結,把載客率較差的北竿機場說成是阻礙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的絆腳石說法並不公平,尤其是在目前北竿起降條件仍優於南竿的情況下,主客之間的定位仍然是見仁見智。
馬祖航線目前每天有十二個班次,產生載客率高及一位難求的現象,多半來自於旅行團,如果把所有外來旅客全部排除,馬祖一天飛三班就太多了。因此,既然空運交通最大的需求量來自遊客,那由那一座機場做為出入口已經不重要,又因為馬祖地形特性使然,利用兩座機場操作團進團出是最適合的方案,如果嘗試要關閉一座機場,所有遊客就必須多負擔路線重複的支出。造成旅行團無法利用南北竿異地進出的重要原因是航班分配不均,南竿一天單向有四百二十九個機位,而北竿只有一百四十八個,懸殊的比例造成旅行社不得不做南進南出的規劃。因此形成供需失調、惡性循環。
兩家公司競爭,服務品質會提昇可以確定,但若想要因此來降低票價,則幅度不會是想像中那麼大,原因是機場設施規模無法提供較大型飛機起降,營運成本不會降低,而競爭只會讓航空公司利潤更少,無助於降低成本,但因為馬祖航線前景看好,開放已是必然的趨勢。在各界積極爭取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的同時,別忘了馬祖機場的條件是受限的,至少短時間內南竿的起降條件不會改善,北竿的運量不會提昇,唯有善用兩座機場資源做最佳的運用,才能獲得最高的效益。如果有朝一日南竿機場得以改善擴建成精確儀降機場,並能起降大型客機,那就是北竿要宣佈關場的時候。
如果馬祖航線真的那麼熱、那麼賺,那航空公司不會在乎北竿航線的一點小虧損,更何況操作得宜還有可能賺錢,否則立榮早就走人了。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與否終究要視馬祖整體的客源而定,以及馬祖是否已有足夠相關設施能夠迎接大批旅客。
南北航班懸殊不利團體操作 整合資源才有可能良性循環
- 200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