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岐村民大會中又有民眾提出興建國宅的建議,這個問題曾在前鄉長王詩乾任內被討論,當時因為需求及土地問題而作罷。政府的國宅政策與長住馬祖政治理念作為息息相關,塘岐面臨的不僅是新的國宅是否興建問題,現有國宅及土地問題也應一併納入整個國宅政策,樂業必先安居。
繼南竿清水國宅推出之後,為很多無殼蝸牛帶來希望,南竿的需求量遠大於北竿,如果純粹以現況需求調查,北竿的量可能不足以達到推動新社區國宅的基本量,但如果和現有國宅一併來考量,這個需求甚至比清水國宅還要龐大,不能不重視。目前塘岐現有中正路及中山路國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建物老舊,已經超過三十年歷史,當時建構的材料安全標準跟現在沒得比,很多建物的外牆剝落、鋼筋鏽蝕,至今沒有經過所謂結構鑑定,到底安不安全?沒人保證。
東引社區也有類似情況,但公部門及住戶積極面對,找來專家鑑定,結果竟然發現大家住的是危樓;塘岐的國宅或許沒有所謂立即性的危險,但卻是遲早得面對的問題。影響國宅是否重建的另一個要素是土地問題,現有國宅土地仍屬政府所有,地上物屬於民眾,所以多年來,國宅住戶沒有人拆了重建,只是不斷的加蓋,水電管路及結構問題更加嚴重。
塘岐擁有全縣最大的平地,要找地蓋國宅社區不難,但牽涉的住戶太多,溝通上很難有共識。在政府大力倡導長住馬祖的理念之下,住者有其屋是十分重要的,塘岐社區的國宅不論是新建或重建,都將是個歷史性的大工程,在推動上確實有相當的困難度,但卻是不能迴避的重要課題。
正視塘岐國宅問題 文:陳鵬雄
- 200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