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垃圾南運的構想在去年北竿提出之後,環保局列為重點評估的政策,昨天起在各鄉舉辦說明會。垃圾南運構想剛被提出時,看似天馬行空,但確是幅員有限的馬祖地區環保政策思考的重大突破,而南竿以外三個離島之中,又以北竿的可行性最高,很值得做進一步的評估。
垃圾不僅是馬祖生活空間的問題,更與未來觀光發展有著密切關連,處理得好,則美麗山水世代永留傳,因此,環保的政策需要前瞻性。目前世界各地垃圾最終處理的方式大致分焚化及掩埋兩種,而馬祖地區幅員有限,島嶼分散,焚化應是長久之計,掩埋固然亦是符合環保的要求與趨勢,但並不適合馬祖,掩埋場規模不論大或小?資源垃圾回收工作不管做的好不好?有限的土地終究有用完的一天。
如果經費允許,四鄉五島理應島島有個焚化爐,解決在地的垃圾問題,但一座垃圾焚化爐造價動輒上億,後續的營運管理、維修保養費用更是驚人,而現有南竿垃圾焚化爐因為垃圾量不足以維持常態運轉,頻繁的開關爐導致營運成本加高、機械故障率提高,因此,垃圾集中焚化是一舉兩得。
馬祖島嶼分散,垃圾集中南運必須考慮到海象、運輸、港埠設施及效益等問題,而北竿與南竿距離近,又是全縣僅次於南竿的第二大鄉,如果啟動南運政策,亦較符合成本效益;至於莒光及東引地理位置特殊,是否也要比照辦理,建議等北竿試辦之後再做定奪。目前環保局的垃圾政策是南竿焚化為主,其它鄉島掩埋為主,但是看到北竿掩埋場一期工程後,鄉親的心涼了一半,雖然希望推動二期來彌補一期之不足,但仍然不是長久之計。蓋一座掩埋場三、五千萬跑不掉,五年十年之後又面臨選址問題,建場經費還不是大問題,以後終究面臨無地可用才是必須考慮的長遠問題,垃圾南運不見得要馬上做,但卻是可以思考且可行性頗高的政策。
垃圾南運 政策大突破 集中焚化 效益會更高
- 200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