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業必須轉型 特產精品後勢看俏

  • 2005-07-07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馬祖在國軍精實之後,衝擊最大的是傳統商業,近年來,取而代之的是與觀光有關的產業,特產精品潛力無窮,若以每年十五萬觀光客計算,每人二千元的消費,就有高達三億元的市場,也難怪南北竿類似的店面一間接一間。
 特產精品與觀光發展相輔相成,除了馬祖在地的酒、魚麵、糕餅類之外,因為小三通的地緣關係,大陸工藝、精品也成為展示架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不論商品的內容為何,主要的消費對象就是觀光客,要吸引觀光客,除了商品本身品質之外,價格有競爭條件,店面更要精緻,店面有無裝潢,生意差一截,這是不爭的事實。
 觀光已經是馬祖未來最主要的產業,除了餐廳、旅館之外,就屬特產精品這一行還有發展空間,旅館需要大資金、餐廳需要大廚,特產精品就相對容易投資,一百萬元之內裝潢店面就很高檔了,再來就是貨源上架,當然也要有一筆資金來因應存貨需求,但相對於其它觀光產業,在經營上顯得單純一些。多年前,馬祖很多大陸精品店,光是賣茶壺就賺翻天,後來競爭者眾,利潤相對降低,現在精品特產店一間接一間,代表這個行業後勢看俏,觀光客的消費能力有增無減,只要能投其所好,市場潛力無窮,像是南竿有業者經政府輔導規劃馬祖三寶禮盒,現在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以後類似商品逐步開發,就能為馬祖特產精品注入一股活水。
 去年馬祖旅遊人口估計達十萬人元,以後還有成長空間,一個觀光客扣除交通費用,在馬祖吃、住、消費、購物金額大約在五千元上下,若以十五萬人次計算,消費市場就有七點五億元。馬祖經濟轉型之後,有一些傳統商業經常是生意蕭條叫苦連天,不思考轉型,永遠不會改變現況。當然,民間的投資需要政府創造更有利的環境,塘岐的商店街改造喊了多年,動作仍未見,畢竟重振商機需要民間與政府共同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