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馬祖 學子暑期回鄉打工掀風潮

  • 2005-08-09
 試喝完的觀光客紛紛湧向販賣處,他們又得扮演起售貨店員的角色,賣酒給客人。(圖/文:本報實習記者潘欣彤)

 試喝完的觀光客紛紛湧向販賣處,他們又得扮演起售貨店員的角色,賣酒給客人。(圖/文:本報實習記者潘欣彤)

 暑假回馬祖打工,似乎是越來越多年輕學子的首要選擇,學得社會經驗的同時,又可得到一筆可自由支配的資金,讓暑期打工的魅力更上一層樓。只要工作環境為家長認可,又可就近照顧,是地區暑期打工近年開始方興未艾的一大主因。
 目前在營造公司當工讀生的李同學說,他的打工動機非常單純,只是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已,而之前打工累積,也讓他買到了夢寐以求的數位相機。今年的工作與所學有關,更讓他覺得這樣的打工很不錯。他說,暑期打工可以讓他學到更多東西,尤其是學校沒有教的實務經驗。
 在酒廠擔任接待員的曹偉珊則覺得,這份工作讓她學到了危機應變的能力。她的工作性質常常要應付觀光客的需求,接待觀光客,並視情況做解說。因去年表現良好今年獲得留用,曹偉珊甚至放棄了她在台灣的打工機會,回馬祖擔任接待員。她的理由是,留在台灣的薪水雖然差不多,但是可以回馬祖跟家人相處,且這裡消費低,可以存一筆小錢。
 馬祖酒廠則表示,年輕人對於接待方面較感好奇,也較有熱忱,勤快好管理,是酒廠傾向雇用學生當暑期工讀的原因。而觀光客的反應也不錯。酒廠認為,雇用這些年輕人對於酒廠的形象具有提升之效。問到這些同學的表現,他們說,他們工作及出勤狀況都相當良好,熱忱度也很高。
 去年,環保局曾經雇用工讀生從事衛生宣導的工作,今年卻被替代役取代。環保局人員說明,雇用同學替民眾解說環保政策,效果還不錯,但在室外活動時,學生較無法從事粗重工作為其不足之處。今年因申請到替代役,人手充足,所以不考慮雇用工讀生。將來是否開放工讀機會,仍要視人力狀況及經費預算決定。
 有家長表示,小孩回馬祖,與其賦閒在家,不如找個工作去打工,父母方面也是樂觀其成。有打工機會的話,子女留在馬祖時間也會比較長。
 問起打工經驗中難忘的事,曹偉珊與同事笑說,應該是某次來了一百多人的團體,讓八八坑道「大塞車」;李同學則是說,有時因測量工作而加班,常到七點多才能回家。
 李同學與曹偉珊都覺得「馬祖工作越來越難找」。李同學是透過父親提早幫他留意,一放假便回馬打工。曹偉珊則是因去年表現佳,今年被酒廠留用。他們都直言,很多馬祖同學想找工作,還是得透過親友的力量代尋,沒有一透明管道可以讓馬祖在台學子可自尋打工。且很多公家機關近年減少工讀生的聘用,也讓同學大嘆工作難尋。
 曹偉珊認為,同學暑期返鄉打工意願,到了大二之後,會漸漸降低,同學會因為要考研究所,或是在台已有穩定工作,而不願意返鄉工讀。問起他們明年是否要再回來打工,兩人都說「不確定」。他們均認為,未來的事還是未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