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鄉人(桃園)
在教育改革風起雲湧之際,臺省各學校都在如火如荼
地大力推展鄉土教學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保存鄉土文
化,使其得以延展與傳承。身為教育工作者,躬逢其盛
,讓旅居他鄉的我,在午夜夢迴時,常會迷惘悲傷,每
每思及二、三十年前或更早因為生活需要或其他因素移
居臺灣的馬祖人,因為離開孕育成長的母親「馬祖」,
他們已漸被遺棄;更失去傳統文化的依恃,是一池漂泊
臺海的浮萍,他們已忘記故鄉的年節氣氛、生活習俗、
人情世故、鄉土俚語,甚至他們的下一代已用「福佬話
」取代了「福州話」,這一切的一切,看在年屆半百以
上長輩的眼裡,更讓他們難堪與傷悲。但若從另一層面
作思考,為了子孫未來的生計和謀生的便利,鼓勵他們
的下一代學習使用「福佬話」,熟稔閩南人的生活習俗
,完全拋卻傳統「福州文化」的束縛,亦情理之必然。
然而每到選舉季,他們頓成裝設鏡子豬舍裡的一頭豬,
變成「種族牌」下的犧牲品;尤其一想到三、五十年後
,他們在這裡已經尋覓不到故鄉的點滴,因而又迷惘卻
步了。
如果站在文化傳承延展的層面上,此時此刻我們是否
更應該教育移居臺灣的馬祖第二
我以生為馬祖人為榮
- 200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