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設是庶政之首,攸關民眾福祉,好還要更好
;但為求民眾生活品質的不斷改善,政府無時無刻不在
努力打拚。
地區自解嚴開放觀光以來,政府為配合觀光措施的需
求,以及全面拓展地區商機,確實在民生基礎建設與各
地景觀的開發上著力不少,也有可觀的績效,這是全民
都可以看到的。但只在民眾自私的角度看問題,儘管社
會再進步、再繁榮,始終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與願望。
雖然這只是一種社會趨勢,但民眾不可視為理所當然,
應承擔部分義務。惟有民眾能共體時艱,凝聚共識,全
力配合政府施政,才能為地區突破困境,帶來榮景。
其實,我們不能一直要求政府,只顧是否能達到自己
的生活慾望,而忽視了自己對政府的付與貢獻。記得甘
迺迪總統的一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我們做了什麼?
只問我們為國家做了什麼?」因而,由此即可知曉我們
應該多為國家付出和奉獻,國家才能富強、進步。
尤其際此轉型、遽變的時刻,又遭遇全球經濟的不景
氣,地區所有民眾的心態與觀念更要面臨新的調整,不
可老是存著舊觀念、舊思維,想永遠在政府優惠的保護
傘下求生存。這種落伍、過時的思想,急需立即剔除和
改變,才可迎合時代挑戰,立
奉獻心智 全力促進地區發展與進步(意見橋)
- 200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