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引鄉公所昨天針對水庫上游集水區進行環境稽查,實地瞭解駐紮在集水區內的部隊所產生的廢水是否有導入汙水管;同時再次勘察位於北澳坑道內軍方與台電公司東引發電廠所共用的油庫,是不是還有含油廢水外漏的情況。 經過不斷的勸導及定期稽查,位在東湧水庫上方集水區內的地補庫、運輸連等單位,在生活廢水及水肥處理的問題上,都已經做了非常大的改善,不再有直接將汙水排入雨水溝的情況發生。 不過,由軍方與發電廠共用的油庫,仍然不時還是有油水從坑道或發電處所設置的含油廢水處理槽溢到路面,再流入海裡。據瞭解,北澳油庫內有五座油槽,四座屬於軍方,一座三百公秉的油槽則屬於台電東引電廠。但是不管是軍方用油還是發電用油,都必須從電廠的這座油槽來進行加油。由於水分會滲入油槽,所以每次要打油時,也必須先打開儲油槽底部的洩水閥,讓底部的水排出後再開始輸油。因為必須要經過這樣的程序,勢必也會將一部分的油料帶出油槽,所以台電公司在多年前也在油槽下方建造了一座處理含油廢水的設備,收集經過分離後的油料,避免油水順著雨水溝排入海裡造成環境汙染。 但是油水分離處理槽早已停擺多年,只能另行以油管伸入處理池中,再以空油桶來收集油水。如果收集廢油的過程稍有疏忽,或因雨水大量注入池裡,都會容易造成漏油和汙染的情況發生。而軍方加油機在加油過程中,也同樣有外漏的情形,到現在為止,油庫周邊的路面和牆壁仍然佈滿了油漬。 對於漏油現象,鄉公所在進行稽查時,也常面臨了軍方與發電廠各說各話的情況。這幾年來,從北澳海域釣獲的魚及所撿拾的貝類,都常常發現有油味。油汙染的情況雖然是偶有發生,但是長期下來,已經對環境與海洋生態產生衝擊。除了持續進行稽查與告發外,東引鄉公所認為最終的解決方法,還是要油庫的使用者針對問題進行檢討和改善,才是達到保護環境的責任。
東引鄉公所進行東湧水庫上方集水區環境稽查
- 200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