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委會漁業署為保育及永續利用海域鯨鯊資源,自九十年七月一日起實施「鯨鯊漁獲通報制度」,並進一步實施每年八十尾的總量管制,如未依規定通報者,將處一萬五千元以上、七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另於公告禁捕鯨鯊後,仍持有、販售、處理及利用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十五萬元以下罰金。連江縣政府建設局籲請地區漁友,若捕獲鯨鯊時,切記通報建設局漁業管理課,避免觸法而遭受處分。 海中最大的魚類-鯨鯊,俗稱「豆腐鯊」,又因牠的動作遲緩常被漁民叫做「大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其體型極為碩大,最大體長可達到十八公尺,體重更可達到四公噸以上。在外觀上看似一個流線的紡錘型,其顏色藍灰色,並有白色的斑點,而腹部則呈現白色。 鯨鯊在地理上的分佈極廣,在全世界熱帶或溫暖的溫帶海域皆有牠們的蹤跡,而馬祖也是牠的分布範圍之內。 鯨鯊屬於全球性洄游魚種,性情溫馴,活動緩慢,通常棲息於溫暖海域的表面,溫度約在21~30℃之間,主要是以濾食海中的小蝦、小魚及動物性浮游為生,因其具有很長的生活史(平均60~100歲之間)、孕卵數少、成熟緩慢之特性,繁殖不易,所以在人類毫無節制的捕撈下,很可能會造成鯨鯊面臨到絕種的危機。因此在世界上大部份的先進國家中都已立法禁止商業性的捕撈,而反觀台灣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家,每年均有二百多條的鯨鯊不幸淪落為饕客的盤中飧,這對於我國極力推展生態保育工作有相當不利的負面影響。因為以每年捕捉這麼大的數量,相信不久的將來鯨鯊極有可能從地球上消失,台灣也有可能在國際上多添一個「鯨鯊終絕者」的惡名。 因此國際上許多民間的保育團體,為防範鯨鯊絕種而極力奔走之下,終於在今年的十一月二日在智利舉行召開的保育會議上,將要把世界最大魚類的鯨鯊保育議題列入討論,同時也可望正式地將鯨鯊列為附錄二的保育物種。 因此,我國最高漁政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為了保育及永續利用台灣周邊海域鯨鯊資源,也依據漁業法第四十六條公告建立「鯨鯊漁獲通報制度」自九十年七月一日起實施。並將進一步實施每年八十尾的總量管制,如未依規定通報者,將核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上、七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另於公告後禁捕鯨鯊後,仍持有者、販售、處理及利用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縣府建設局籲請地區漁友,若在作業時捕獲鯨鯊,切記通報建設局漁業管理課,電話二二○三二,以避免觸法而遭受處分。
地區漁友注意 建設局:捕獲鯨鯊不通報 罰!
- 200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