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政府施政報告/縣長陳雪生

  • 2003-06-03
 (續昨) (一)成立馬祖成人合唱團及兒童合唱團或兒童舞蹈團,以提昇休閒生活品質,進而與台灣及大陸地區進行藝術表演交流,以增加馬祖知名度。 (二)在北竿、莒光及東引設置演藝廳及展覽廳,以利藝文活動展演。 (三)利用民俗文物館,收集大陸閩北圖書資料,讓馬祖成為研究閩北歷史文化之重鎮。 (四)規劃馬祖畫家到台灣及大陸舉辦巡迴展覽,讓外界更了解馬祖之美,以期帶動觀光人潮。 (五)策辦縣美展,以提昇藝術水準。 (六)補助個人創作成果出版,以鼓勵藝文界人士,加強對馬祖之研究。 (七)舉辦「馬祖心、故鄉情」畫展、朱清波篆刻及三義木雕展等多項展覽。 (八)公共圖書館空間規劃及營運改善計畫。 (九)辦理社區總體營造,補助各團體辦理藝文活動。 (十)辦理九十二年縣市傑出演藝團體徵選及扶植計畫。 十、 辦理文化資產工作: 文化資產工作使馬祖過去的文化、歷史背景及常年生活得以透過文字影像而保存,並透過活化馬祖地區的歷史性建築以達到保存兼利用。 (一)辦理東引鄉、北竿鄉、莒光鄉三鄉的歷史建築清查,有關南竿鄉部份將辦理歷史建築之登錄作業。 (二)透過文資中心的協助來修復北竿鄉橋仔村之清代石碑。 (三)透過國家文化資料數位化工作來辦理老照片及古文書之徵集。 (四)辦理地方文化館說明及參訪、協助社區成立地方文化館等。 (五)規劃藝術村內部之軟體工程。 (六)辦理九十二年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計畫。 (七)東犬燈塔工程發包。 十一、 觀光發展: 地區的觀光以豐富的生態資源、閩東的人文特色及多樣且密度高的軍事景點三項優勢,獲交通部評選為第六處國家風景區。因此,除了對外交通的突破,以低密度的開發、妥善運用自然生態、閩東人文、戰地風光三大資源為開發主軸,以建立島島有主題,處處有特色的觀光景賣點,創造寬廣的觀光道路。其中列為重要工作重點有: (一)三大資源的運用:除每年固定辦理植物、燕鷗等生態知旅,未來將結合海岸地質景觀及福建沿岸風光欣賞;加強閩東風情介紹、聚落維修,活化人文環境;利用戰地軍事資源,吸引老兵返馬旅遊。確認發展主軸,全力以赴。 (二)觀光產業的研發:強化現有特產業、餐飲業、特色民宿等競爭力,積極輔導民間成立藝品工作坊、紀念品開發、水產品加工等,建立品牌與獨特性,促進產業升級。 (三)從業人員教育訓練:加強第一線解說人員訓練,經常性辦理人文歷史、自然生態、閩東建築、地理景觀、軍事等教育。餐飲服務、旅館民宿經營管理,赴台觀摩實習。建立證照制度,提昇解說人員素質。 (四)特色景點的開發:以低密度的開發為考量,利用鄉村的特色開發景點,如馬港天后宮結合沙灘、登山步道等開發「媽祖公園」;北竿潔淨的海灘發展成水上遊憩景點;莒光以親近渡假村、古蹟及生態之旅為主;東引開發為天然海釣場、地理景觀展示場等。 (五)協助景管處辦理大型景點開發:觀光永續發展為本府與景管處共同努力方向,本府責無旁貸協助該處辦理大型景點開發,如:該處處本部辦公室、南竿客服中心、北海坑道整建、北竿軍事園區興建、東引及莒光鄉景觀整建等,以利工程順利進行。 十二、 推動「小三通」工作: 雖然兩岸「小三通」交流管道因國際「SARS」疫情而暫停往來,但各項參訪交流申請或相關計畫卻從未間斷,爾後除積極爭取中央同意事務性、一般性議題協商,授權地方政府執行,並建立官方或非官方聯繫機制,以落實兩岸交流工作。另建議中央儘速修訂通航實施辦法相關條文,加強與大陸台商之互動關係,協調改善大陸馬尾港口各項軟硬體設施,實施「落地簽證」,促成大陸人士來馬觀光旅遊及儘速開放人員貨物中轉等,都是未來推動兩岸通航之重點工作。 十三、 落實社會福利: (一)研訂獎勵托育機構及托育津貼實施要點,以落實幼兒福利。 (二)賡續辦理各鄉各村社區發展協會籌組成立,並協助推動相關社區總體營造業務。 (三)為改善市容景觀及提供鄉親休閒活動場所,本年度補助莒光鄉興建東莒社區活動中心乙處,利用大坪舊市場現址規劃為活動中心,目前該鄉已委請商暉鴻建築師事務所辦理規劃設計事宜,期使資源充分運用,進而提昇鄉親休閒生活品質。 (四)賡續辦理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業務被害人保護扶助、宣導、訓練、講習及召開業務聯繫會報。 十四、 強化人民團體輔導機制: 為加強人民團體會務健全,輔導地區各種人民團體體制合法化、會務健全化。並結合各社團人力及資源加強社會救助及就業輔導工作;補助地區立案人民團體舉辦公益活動經費,以提倡地區人民從事正當、有益身心之休閒活動。 (一)輔導地區各級人民團體籌組成立及會務推展,並協助政府法令政策之執行。 (二)補助地區立案之人民團體辦理公益活動經費;藉以帶動當地居民從事正當休閒活動,提昇生活品質。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