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 (三) 殯葬習俗的導引與獎懲辦法:分期分段處理各個礙眼、毀損整體景觀的濫葬墓地遷移作業,提擬出適當可行的補償辦法。如儘早籌建現代化科學經營管理模式的「靈骨塔」;凡火化者,一律給予完全免費安排處理獎勵;再歷時著手改建公墓,強調人性化與公園化的訴求設計,如重新劃分區段、地坪面積相同、造型不可怪奇離異,須與整體景觀搭調配合等等;凡舊有濫葬遷移入園者的家屬,均得合理的補償來勸導激引;訂頒切實可行的殯儀墓葬獎懲辦法,導正大眾浮華誇張的殯儀習俗,崇尚簡約莊嚴、肅穆清寧的儀式,生者哀思追遠,合節合度;亡者樹德立典,萬古流芳;之後,凡存心故意越法違規濫葬者親人,課以重罰或金錢或刑責。獎與懲,雙管齊下,全民共遵共守。不過數載,一還馬祖「好山、好水、好福地」--「閩東之珠,希望之鄉」豈是前人啟笛的口號宣揚,更是後人響應的具體展現。 (四) 馬祖早期,某些山頭或海邊築有中國古典造型的涼亭,如山隴原幹訓班營部前山頭、現梅石中正堂前下方山頭處、中山門八角亭、馬祖港天后宮原有的「平魔亭」等等;其中,以自來水廠對面小山頭的那座涼亭最具古典與美感,這是戰地時期也是馬祖歷史發展中的一項特殊產物。如今,我們也不妨著手將各鄉各島上舊有的這些涼亭,重新做一番細緻又不損原樣原貌的修整;再於適當的山頭或海岸岬角,闢建如斯這般深具故國情懷的古典造型的涼亭,供我們與外來遊客們走覽風光與憩腳納涼;其亭於夏秋冬當各有殊異的情趣可得,我尤以為暮春三月細雨綿綿際,遠眺其景,恍恍有「江南景致」,更稱一絕! (五) 馬祖四鄉五島都建了水庫,水庫也可精巧的美化,供人遊憩。如前舉的涼亭與環庫的小徑便道、欄杆等;更可以架設橫過庫區上方如「台灣溪頭大學池」上那種竹材式的圓拱形吊橋;其小巧可愛,多少遊人拍攝留影紀念,充做一生難得的回憶。設想在南竿鄉勝利水庫上方橫空架了一座這樣拱型竹材式的吊橋,會將水庫景象增美添色多少?!新近我無意間走遊該處,發現有為數近三十餘隻的白鷺鷥棲息於庫旁的黑松林裡,不時飛舞於水上林間,其景煞是令人悠然自得,也低迴不已。「看好山、觀好水、攬勝景」竟然就在我們的故鄉馬祖,隨時可得。人生能不快活! 台北新店碧潭溪,是許多人在戀愛、在婚前(後)、或結伴,或親子行遊其中,操槳盪舟的那種共同美好的經驗與體會;在咱們的水庫或如山隴堤防內的那片水域頗大的「寧靜海」,不也是能一樣引進一些把玩起來輕巧靈活的小扁舟,供人浮遊其上?只要做好配套的安全措施與營運管理的機制,這又有什麼不能夠? (六) 規劃籌建「新型臺馬輪」,未來擔任「台馬或兩馬」間海上主要旅遊運輸任務;其亦扮演著不可取代、招攬旅客前來馬祖列島遊憩之「觀光大使」角色。這艘新建船舶必須完全摒除目前「臺馬輪」令人詬病的現象或其他未及之處;諸如:1、速度提昇與引擎噪音減免:馬祖─基隆四小時中扺達(最晚不能超過五個鐘頭);福沃到馬尾一小時內完成航程;客艙房間隔音要佳,不同等級客艙的床位數以價位做不同的區隔,「普通級」的也儘可能以最多不超過十二人數;2、耐波性高與抗浪性強:船體結構造型適於台灣海峽東北季風中乘風破浪,出勤率高,平穩性夠,減少搖晃;3、基本衛浴設施提昇,時時保持光亮潔淨;更應絕除令人噁心作嘔之異味;4、床舖尺度加寬與加長,上下舖間距離加大;上舖的梯子要更人性化,可適於大多數的不同年齡層的旅客們輕鬆地上下;5、寢具每一航次(單向航行)皆要更替換洗;枕頭、被褥、床單的色彩和圖案取樣能與艙房整體裝潢布局擺設協調一致;6、各等級艙房中的床與床間的通道加寬,加設行李櫃與鞋櫃;7、除「特等艙房」(一人或二人)置設電視外,餘者皆無須裝設,保持應有的清寧環境;8、販賣部、咖啡廳、小吃部、歌唱間、電影室等娛樂場所,均可納在同一層甲板內置放,與客艙艙房保持適當的隔離;9、於夜晚海上航行中,若為能營造夢幻浪漫的情味和氣氛,可另設較大型的舞池或表演廳,每航次由船長等高級船員領銜主持安排大型派對或其他娛樂性藝能節目表演;10、提昇船員服務或事務工作人員的觀光專業知能與素養,此或可大舉進用觀光、餐飲、旅遊等相關學校科系出身者擔綱。 講求「安全、平穩、快捷、潔淨、明亮、舒適」,講究「輕鬆、浪漫、情調、歡樂、氣氛、刺激」;如此這般的一艘由我們自己擁有經營的、風貌嶄新的「台馬輪」,其招徠遊客的使命與提振觀光的功能,恐要勝越於他人把持獨佔下的航空業多多,且更能突顯馬祖人打造美麗願景的氣魄和永世長留鄉土的戀戀襟懷。 是而,「南北竿跨海大橋」興建的芻議,實在是應該植基於經濟上、交通上或戰略上的長遠需求和考量提出,方合乎於理性與邏輯模式的思考精神內蘊。 假設說,因為北竿經過探勘後,發現山裡地底藏有豐厚的鐵礦或煤礦資產,其開採的獲益價值達有億萬元新台幣之普,要向外輸出必須藉由現今擴建中的「福澳深水碼頭」停靠的萬噸級貨船載運,當然要快快興建這座大橋;假使這樣,北竿為了免於各級學校裡學生個位數或年級間斷層,會遭受合併或被裁撒下場的那種迫切的「危機感」壓抑下,因此家家努力生育,添丁添女,人口成長有了五萬人多,又和南竿人為了開創宇宙繼起的生命那種偉大的「使命感」驅動下,不分青壯老大,弄瓦弄璋,全島人口突破有十萬人眾,這時候真的需要速速籌建這座大橋,暢通兩島間的交通,發達彼此間的經濟交流,繁榮南北間的街景市容;又比方說,馬防部與國防部經過深入分析精算評估與長年多方蒐證的情報顯示,以為未來大陸仍會大舉興兵進犯馬祖列島,為免南竿或北竿其中任何一座島嶼會橫遭解放軍的重重圍堵,就此變成「淪陷區」,從此夫離妻別、父走子散、天倫俱失…,有了這座大橋,就可雙向源源不絕地增援兵力、補給彈藥和物質等可確保馬祖不沈,萬萬不能稍有一分一秒的遲疑與宕延,馬上要求立法院緊急提案送請行政院立刻動用「第一預備金」興建這座空前絕後、重要的不得了的大橋…。 設若,以上皆非。咱們的「南北竿跨海大橋」興建最好的時期,應是在我們用這三五年或六七年的時間裡,風風火火的把基礎性的、民生的、必要的建設逐一檢視,逐項地評鑑,其是否足夠、確實、完善、周全、便利;山頭崗巒,不該看到的墳墓,全數遷移進了公墓裡,挖掘遺留下的光禿空地,加強植樹造林;路邊街巷,美化栽培花卉;各鄉各村,別具特色的觀光街、商業街,也條條的建構展現出來了;海崖岬角與沙灘岩岸,也逐漸還原成自然形貌漂亮的景觀了;新造的「臺馬輪」,也以「五星級」的格調和架勢,風風光光、浩浩蕩蕩地載運著滿船充盈著雀躍期待的心情的觀光客們,悠遊巡曳台灣海峽與鼓浪航行於大陸閩江水域間了;…。 「人人都說馬祖好,馬祖是個觀光島;不來未到真憾惱,走覽玩賞樂逍遙;舊地重遊那裡找,只有馬祖不得了。」應合著全國人民的美麗回憶與滿心歡喜的讚揚,我們就此提出興建「南北竿跨海大橋」、「東西莒跨海大橋」;不消說要政府編納預算籌建,就是籲請大家踴躍掏腰包捐輸獻款,或由某一位曾於我們這裡當過兵的、與馬祖交結下深厚誼情的、如今飛黃騰達的「大企業家」願以一人一家之力自行認捐建構,這些都不會是天方夜譚或痴人說夢的幻景。 「水到渠成」是我們要籌謀一件重大的事體,會順利成功的高妙藝術和圓融手法!再說,人活在世上,都會想有所表現和追求成就。是故,中國人最傳統的典型,就是:首要講的是「立德」,次要求的為「立功」,再要論的要「立言」,分有三種的企圖和層次。這是人性中的本來面目,沒有「對錯」的問題可議,也沒有「好壞」的毛病可評;有的只是「境界」的高下與「器識」的遠近分別罷了。 是而,有的事,可以在我們生前也就是我們這一代裡去完成;有些事,最好留給下一代的人去造就。馬祖自解嚴以來,自己當家做主後,所推動的移山填海式的諸般所謂的「大建設」與「大開發」,著實已經到了「飽和點」,再做破壞山林海域的工程建設,怎麼講都已經沒有什麼必要,不是嗎?剩下的幾座林木青翠、綠意盎然的山頭崗巒,幾處曲曲折折、形貌天然自成的礁岸海灘,卻可能是我們最能吸引外人前來走遊與可以留給子孫們的最後的、最寶貴的一項「原始資產」!(全文完)
讀者論壇/興建「南北竿跨海大橋」的必要性與非必要性
- 200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