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衛生署日昨公布新版心肺復甦術(CPR),重點在提醒民眾用力壓、快快壓,希望把握昏迷患者四到六分鐘的黃金救命時間。這項新準則是比照美國心臟醫學會(AHA)去年11月公布的新版CPR,操作步驟依序為:「叫(檢查意識)」、「叫(求救)」、「A(暢通呼吸道)」、「B(檢查呼吸)」、「C(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及「D(去顫)」。
新版心肺復甦術的口訣,與舊版一樣有「叫、叫、A、B、C、D」六個程序,但其中的呼吸和按壓胸部兩個步驟不太一樣,執行按壓時,更有「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的口訣。
以打開呼吸道來說,舊版對無頸椎受傷昏迷患者,須壓額抬下顎,有昏迷者則抬下顎即可;但新版一律都是壓額提下巴。
舊版吹氣前須先深吸一口氣,再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每次吹兩口氣,每口氣吹一到兩秒;新版要求,吹氣前不必再深吸一口氣,趕快每次吹兩口氣,每口氣吹一秒即可。
按壓胸部的頻率,舊版是每按壓胸部十五次,吹兩口氣為一個循環,每四個循環可換手,直到急救人員抵達;新版則改為每按壓胸部卅次,吹兩口氣為一個循環,每五個循環換手,直到急救人員抵達。
心肺復甦術(CPR)是跟閻王搶人的重要「武功」,但時代在變,這項武功也要升級,衛生署昨天公布新版的CPR急救法,透過「叫、叫、A 、B、C、D」六個口訣,更簡單、更易學!
新舊版CPR差異之處,主要是「先急救再求救」。口訣中的「叫、叫、A、B」,就是要民眾先呼喚、輕拍患者肩部,確定有無意識;若無,先施作CPR五個循環後,再呼叫、求援;而施做CPR前,得先暢通患者的呼吸道,並檢查其有無呼吸。
為推廣新版的CPR,衛生署強調,將連同中央各部會、地方衛生局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台灣急診醫學會、中華民國急救技能推廣協會,共同推動相關的教育訓練工作,也呼籲民眾踴躍學習,達到自救救人的目的。
新版CPR「用力壓、快快壓」 六字口訣「叫叫ABCD」更易學
- 200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