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開放人民幣在台灣兌換半個月,買賣數量不如預期,共計買入約人民幣一億元,賣出二億三千萬元,買入與賣出比例約為一比二點三,遠低於小三通的一比六。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昨天上午召開第一百九十四次委員會議。會中,中央銀行針對「開放人民幣在台兌換實施事宜及執行情形」提出報告。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自六月三十日正式實施人民幣在台灣本島兌換,截至七月十五日為止的半個月內,中央銀行共核准十九家銀行,共一千五百七十家總分支機構辦理人民幣買賣業務。
中央銀行委託台灣銀行許可辦理人民幣收兌業務的外幣收兌處,亦即各大百貨公司、觀光飯店與重要旅遊景點等也有一百零八個兌換點。
統計這一千六百七十八個兌換點,共計買入一億零兩百七十六萬元人民幣,賣出金額為兩億三千八百零六萬元人民幣。買入與賣出的比例約為一比二點三。
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表示,相較於金馬小三通買入與賣出的一比五點九的比例相比,台灣本島買賣人民幣的數量並未如預期中的多。
值得注意的是,金馬地區自二零零五年十月三日開放人民幣現鈔買賣,至去年底為止,買入人民幣總額為三億九千萬元人民幣,賣出六千六百萬元人民幣,兩年多的交易總額只有四億五千六百萬元人民幣。與台灣本島半個月的三億四千零八十二萬元差距甚大。
陸委會副主任委員傅棟成分析,人民幣買賣不如預期,除了台幣近期呈現升值趨勢外,另一個因素可能與手續費過高有關。根據規定每人每日買賣人民幣總額上限為兩萬元人民幣,換算每一元人民幣兌換的手續費若是偏高,自然會抑制居民兌換人民幣的意願。
人民幣在台兌換 數量不如預期
-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