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赤潮再現!不過這可不是紅衫軍,而是被赤藻汙染的海洋。仁愛村澳口在四月十六日傍晚出現「赤潮現象」,原本蔚藍的海水變成暗褐色,而且是首次看見此種狀況,讓包括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其運在內的當地村民都相當緊張,後來經過他向縣府建設局請教,原來是「赤藻」在作怪,起因就是所謂的「富營養化汙染」,水藻接收了大量人類拋棄的氮、磷、有機碳等物質以後急遽增殖,進而影響海水顏色所形成的特殊現象,簡單說就是,海水太營養了,也是環保工作的一大警訊!
仁愛村澳口海水在四月十六日傍晚出現「赤潮現象」,海水慢慢變成暗褐色,由於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現象,村民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經陳其運趕往海邊撈起數桶海水觀察,但肉眼卻無法判斷出與一般海水有何差別;經過他向縣府建設局請教後,才知道是赤藻急遽大量繁殖在作怪。
原來赤藻大量繁殖的起因是在於「富營養化汙染」,富營養化汙染通常發生在湖泊以及海灣這些水流緩慢、更新期長的水體中,這些水體在接納了大量人類拋棄的氮、磷、有機碳等物質以後,碰到合適的氣象和水文條件,會使水中的藻類等浮游生物急遽增殖,特別在積聚了大量營養物的海灣地區,通常在夏季雨過天晴之際,海中的一些特殊浮游生物如「赤藻」就會大量繁殖,一夜之間,湛藍色的海水為紅色的海潮所代替,海面上猶如鋪上了一層紅毯子一樣,但根據專家指出,在紅潮這塊瑰麗的外表下面,可是對海洋生物隱藏著滅頂之災。
營養汙染物的來源廣泛而大量,主要包括生活汙水中的有機質、洗滌劑,農業生產中用的化肥、農家肥,有些工業廢水以及垃圾中都含有這類汙染物,由於富營養化汙染危害大,汙染源多,是環境科學工作者們非常關心的一種汙染類型,出現在向來以潔淨自居的馬祖島澳口,也是一種環保警訊。
仁愛澳口出現「赤潮現象」 村民憂心
- 2009-04-20
馬祖海水因為汙染變得「太營養」,仁愛村澳口在十六日傍晚出現赤潮現象,讓村民是憂心忡忡。(圖/文:曹重偉)